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委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確實、真的。《三國演義》第二六回:「兄今委實在河北;未敢教嫂嫂知者,恐有洩漏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孩兒怎敢有欺?委實是伯娘拿了。」也作「委的」。
本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力、本領、技能。《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虞候道:『小娘子有甚本事?』待詔說出女孩兒一件本事來,……原來這女兒會繡作。」《文明小史》第二五回:「那先生姓繆,是在江陰書院裡肄業的人才,頗有幾分本事。」
銅牆鐵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銅、鐵造成的牆壁。比喻防禦工程非常堅固嚴密,難以摧毀。元.無名氏《謝金吾.楔子》:「孩兒此一去,隨他銅牆鐵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水滸傳》第四八回:「看祝家莊時,後面都是銅牆鐵壁,把得嚴整。」也作「鐵壁銅牆」。
動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行為舉止。《莊子.天下》:「動靜無過,未嘗有罪。」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這兩個便是你的孩兒,老夫看了這兩個模樣動靜,敢不中去麼。」
好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意外的變故。多指有性命之憂。《水滸傳》第五一回:「哥哥救得孩兒,卻是重生父母。若孩兒有些好歹,老身性命也便休了。」
立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定志願。《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文明小史》第四○回:「所以孩兒立志,要娶個天足媳婦,萬望母親這樁事依了兒子罷。」
抬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撫養。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一折:「孩兒,想從小間,俺兩口兒怎生抬舉你來。」元.無名氏《神奴兒》第三折:「想著他嚥苦吐甘,偎乾就濕,怎生抬舉。」
道德兩難問題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l),約從小學高年級到青年期,又分為兩階段,就是第三階段的尋求認可導向(尋求社會認可做好男孩和好女孩兒遵守規範),與第四階段服從法律導向(服從團體規範、尊重法律,且具法治觀念);到第三期為道德成規後期(postconventional level),約從青年期到成人,又分為兩階段,及第五階段的社會契約導向(遵守人權與社會契約所訂的法典),以及第六階段的普遍道德法則導向(尊重個人尊嚴和道德自律)。基本上,此法是以生活中真實或假設性故事所呈現兩難為內容,提供學生討論和選擇之用。教學程序為以下步驟:1.引起學生學習動機;2....
周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成全、幫助。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三折:「謝哥哥相覷當,廝周全,把孩兒每可憐。」《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多謝厚情,只怕沒人如兄肯周全小弟。」
秉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性,天賦的性情。[例]這小孩兒秉性善良,能為他人設想,難怪叫人疼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