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6.5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印加文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加文明(Inca),為拉丁美洲印地安人三大文化之一,由居住在今南美安地斯山區的印加人創造。
魚玄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全唐詩》小傳錄生平為:「有才思。補闕李億納為妻。愛衰魚玄機(844年-868年,一說約871年),字幼薇,一字惠蘭,晚唐女詩人、名妓,後出家為道士,長安人。約當生於唐武宗會昌四年。其傳記資料散見於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晚唐‧皇甫枚《三水小牘》、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等書。終逝前名言詩句:「易得無價(萬金)寶,難買有情郎。」,千古傳唱,廣為世人所知。 作品《全唐詩》小傳錄生平為:「有才思。補闕李億納為妻。愛衰。遂從冠帔於咸宜觀。後以笞殺女童綠翹事。為京兆溫璋所戮。今編詩一卷。」其詩作見於《全唐詩》,現存有五十首之...
眼孔如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目光如豆」之典源,提供參考。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下.茅待詔元儀》元儀,字止生,歸安人。……止生自負經奇,恃氣凌人,語多誇大。能知之者,惟高陽與余,而止生目中亦無餘子。世所推名流正人,深衷厚貌1>,修飾邊幅2>,眼光如豆,寧足與論天下士哉!止生為詩文,才氣蜂涌,搖筆數千言,倚待立就。而其大志之所存者,則在乎籌進取,論匡復,畫地聚米,決策制勝。 〔注解〕 (1) 深衷厚貌:比喻人外貌似忠厚,而內心實不可測。 (2) 修飾邊幅: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見「修飾邊幅」。
狼心狗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狼心狗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狼心狗肺」指人的心腸像狼、狗的一般,比喻人心腸狠毒。見用於《醒世恆言》。《醒世恆言》為明朝馮夢龍所編纂而成的話本小說,共四十回。故事多源於民間傳說,然亦取自史傳、筆記小說。其中〈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是敘述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長安人房德因強盜被捕,畿尉李勉看他人才雄偉,將他放走,自己卻被罷官。後來李勉帶著家奴尋訪故人常山顏太守,在路上遇到房德,此時房德已投靠到安祿山門下,作了縣令。房德見後不勝歡喜,接入家中百般款待,李勉要離開時,房德找妻子商量想要送李勉什麼厚禮。沒想到房德的妻子是個器量狹小,心腸狠毒的人,反而建議應該把李勉殺了,免得他洩漏房德曾經作過盜...
寒灰更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溺矣!公等足與治乎?」卒善遇12>之。 〔注解〕 (1) 安國:即韓安國,字長孺,西漢梁國成安人,生卒年不詳。漢景帝時,為梁孝王之中大夫。武帝時,累遷至御史大夫。 (2) 蒙:梁國縣名,地約當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南。 (3) 田甲:西漢時人,生卒年不詳。為蒙縣治理獄政之官。 (4) 溺:音ㄋ|ㄠˋ,通「尿」,撒尿。 (5) 居無何:過沒多久。 (6) 梁:西漢封國名,故城約在今河南省開封一帶。 (7) 內史:漢代之制,各封國均置有內史一官,以治理政事。 (8) 起徒中:指韓安國自犯人中被提拔出來。起,拔擢、起用。徒,罪犯。 (9) 二千石:漢朝制度,依俸祿多寡區分官吏等級...
鄭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42~1681)字賢之,號式夫,明福建南安人,鄭成功的長子。繼承父志固守臺灣,後因清水師來攻,只得放棄金門、廈門諸地。曾乘三藩之亂,進兵福建、廣東。清康熙二十年卒,子克塽立。
寒灰重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溺矣!公等足與治乎?」卒善遇12>之。 〔注解〕 (1) 安國:即韓安國,字長孺,西漢梁國成安人,生卒年不詳。漢景帝時,為梁孝王之中大夫。武帝時,累遷至御史大夫。 (2) 蒙:梁國縣名,地約當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南。 (3) 田甲:西漢時人,生卒年不詳。為蒙縣治理獄政之官。 (4) 溺:音ㄋ|ㄠˋ,通「尿」,撒尿。 (5) 居無何:過沒多久。 (6) 梁:西漢封國名,故城約在今河南省開封一帶。 (7) 內史:漢代之制,各封國均置有內史一官,以治理政事。 (8) 起徒中:指韓安國自犯人中被提拔出來。起,拔擢、起用。徒,罪犯。 (9) 二千石:漢朝制度,依俸祿多寡區分官吏等級...
燃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溺矣!公等足與治乎?」卒善遇12>之。 〔注解〕 (1) 安國:即韓安國,字長孺,西漢梁國成安人,生卒年不詳。漢景帝時,為梁孝王之中大夫。武帝時,累遷至御史大夫。 (2) 蒙:梁國縣名,地約當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南。 (3) 田甲:西漢時人,生卒年不詳。為蒙縣治理獄政之官。 (4) 溺:音ㄋ|ㄠˋ,通「尿」,撒尿。 (5) 居無何:過沒多久。 (6) 梁:西漢封國名,故城約在今河南省開封一帶。 (7) 內史:漢代之制,各封國均置有內史一官,以治理政事。 (8) 起徒中:指韓安國自犯人中被提拔出來。起,拔擢、起用。徒,罪犯。 (9) 二千石:漢朝制度,依俸祿多寡區分官吏等級...
五日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五日京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京兆」,「京兆尹」的簡稱,是古代京師地區的行政長官。「五日京兆」指只能再做五日的京兆了,出自於《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根據記載,漢宣帝時,京師長安人口眾多,龍蛇雜處,以致於治安不好。宣帝聽聞張敞頗有才能,賞罰分明,嫉惡如仇,所以請他來擔任「京兆尹」的職務,也就是京師的最高行政首長,幾年下來使長安的治安改善許多。但後來他的好友楊惲因觸怒宣帝被判死刑,與楊惲交好的人幾乎全受牽連,被免去官職,只有張敞因為受到宣帝賞識,一直未受處分,安然在位。有一天,張敞派一名叫絮舜的捕官去辦案,絮舜心想張敞遲早會受到連累被免官,竟然不肯聽命,還在上班時間...
一籌不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籌莫展」原作「一籌不吐」。蔡幼學是宋朝瑞安人,孝宗乾道年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寧宗即位時,下詔徵求直言,蔡幼學即上奏,提到為君之道有三:事親、任賢、寬民,其中任賢是很重要的,他說到「前些年,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擠,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反而被認為是製造事端,而不敢有所動作。與皇上親近的臣子本應效忠,但卻因忠言直諫違逆皇上,而遭到遺棄。情勢演變到最後,皇上於是變得毫無作為,朝廷之中縱使有許多王公大臣,卻也不見有人提供一點計策」。後來「一籌莫展」這句成語,就從《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文中的「一籌不吐」演變而出,用來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