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5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氣壯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到宰相吳敏賞識,被調到都城開封任職。1125年冬,北方的金國出兵南侵。次年秋攻陷太原,嚴重地威脅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欽宗驚慌失措,趕緊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 一些貪生怕死的大臣,主張割讓土地向金國求和。趙鼎與這些大臣的看法不同。他說:“祖先留下來的國土,怎能拱手送給別人?望陛下千萬不要考慮這種意見!”可是,欽宗非常懼伯金兵,決心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讓。金軍使者來談判時,要求把黃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讓給金國,欽宗不敢違抗,竟答應了金軍提出的要求。但是,金國皇帝並不滿足,他們命令部隊繼續南下。年底,金兵抵達開封城下。...
金迷紙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度使朱溫,旋為其所殺。 (3) 方藥:藥方與藥物。 (4) 唐宋:可能是指五代後唐至趙匡胤建立宋朝間的這段時間。 (5) 竄居:隱居。竄,音ㄘㄨㄢˋ。 (6) 治:修建。 (7) 窗牖煥明:窗戶明亮。牖,音|ㄡˇ,窗戶。 (8) 憩:音ㄑ|ˋ,歇息。
皮影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紙或皮製成人物剪影,借燈光投影在布幕上來表演故事的戲劇。表演時用木板搭起一平臺做為影臺,臺上掛起布幕做為影窗,利用燈光將剪影投射在布幕上,藝人一邊操縱剪影,一邊配合音樂說唱。[例]皮影戲在中國起源很早,相傳開始於漢代而興盛於宋朝。 △皮猴戲、驢皮戲
七上八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示中等的意思,形容普通而不出眾。這種用法也在宋代文獻就可以看到。在趙令畤《侯鯖錄》卷七提到一段故事:宋朝傅欽之在擔任御史中丞的時候,曾經奏章評論劉攽(ㄅㄧㄣ)的姪子仲馮。有一天,劉攽遇見了傅欽之,就說:「我的姪子是不是犯了什麼過錯,以致於讓您要奏章來評論呢?」傅欽之感到慚愧,回答說:「這篇奏章也只是普普通通的文字。」劉攽細看了之後,笑著說:「我姪子真的只是個普通人才啊!」原文中的「三平二滿文字」和「七上八下人才」是對仗。「三平二滿」也是宋代常用詞語,例如宋.辛棄疾〈鷓鴣天.莫殢春光花下遊〉詞:「百年雨打風吹卻,萬事三平二滿休。」也作「二平三滿」。「三平二滿」的意思也是普普通通,所以可以和「七上...
張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990~1078)字子野,宋朝烏程(今浙江省吳興縣)人。工詩詞。所作詞有「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壓捲花影」、「柳徑無人,墜輕絮無影」等名句,故人稱「張三影」、「三影郎中」。又因其詞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三句,故亦稱「張三中」。其詞多描寫士大夫生活及男女之情,與柳永齊名。官至都官郎中,著有《安陸集》。
趙匡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927~976)宋朝開國君主,涿州人。後周時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後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結束五代擾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
風光月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人品光明磊落。但也有人以為《大宋宣和遺事》方為此語之源。《大宋宣和遺事》之作者相傳為南宋人,亦傳為宋朝遺臣於元時所作,內容主要記述宋代徽宗、欽宗、高宗三朝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文字:「茫茫往古,繼繼來今,上下三千餘年,興廢百千萬事,大概風光霽月之時少,陰雨晦冥之時多;衣冠文物之時少,干戈征戰之時多。」意思是說就歷史來看,古往今來清明太平的日子少於黑暗動亂的,文風鼎盛的時候少於戰亂頻仍的。在此,「風光霽月」是用以形容清平盛世,與〈楚泊亭〉詩中的「霽月光風」語義不同。另宋代黃庭堅的〈濂溪詩序〉,文中亦用了「光風霽月」,文曰:「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則是以「光風霽月」稱頌周敦頤...
曾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由於曾鞏關心民間疾苦,所以深受人民愛戴。當他離開齊州時,老百姓堵住橋頭,關了城門,懇切挽留。  宋朝皇帝神宗對曾鞏很賞識,多次召見與他討論國家大計,特別讚揚他提出的“節用為理財之要”的方略。元豐四年,神宗又委任他為史館參撰,編篡五朝史綱。元豐五年拜中書舍人(為朝廷起草命令文告的官)。六年(西元1908)四月丙辰日,曾鞏六十五歲終於江陵府,次年葬于南豐源頭崇覺寺右。過了近二百年,到南宋理宗時,追謚文定,故後來又以文定公稱之。學術:本於六經,參酌司馬遷、韓愈之文章,長於議論。曾整理校勘戰國策、說苑、新序、列女傳等。  曾...
一門忠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家人都是忠義烈士。如:「楊家將是敘述宋朝楊家一門忠烈的故事。」
信口開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信口開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信口開河」原或作「信口開合」。本指任由嘴巴開合,不加思索地隨口說出。此語常見於元代戲曲中。例如關漢卿的《魯齋郎》離劇,提到宋朝時侯,有個惡霸魯齋郎,他依仗著官威權勢,到處橫行不法,由於皇上對他十分寵幸,因此無人治得了他。魯齋郎先是霸佔了銀匠李氏之妻,李姓銀匠因告狀無門,而昏倒在路旁,被張珪救起,兩人因而結拜為兄弟。後來有一天魯齋郎遇見了張珪之妻,見其妻貌美,心生貪念,於是又逼張珪將妻子送給他,然後再將李銀匠之妻賜與張珪為妻。後來李銀匠找張珪,意外的在張珪家中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兩人相擁痛哭。張珪眼看別人夫妻重聚,而自己卻妻離子散,於是心灰意冷,將家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