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詩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的序。作者至今仍無定論。齊、魯、韓三家詩及毛詩各自有序,現僅存毛詩序。置於各篇篇首,解釋各篇主題的是小序。另有關雎序前的大序,但說法不一。舊說以為自「風,風也」以下為大序。見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五.毛詩音義上》。宋朝朱熹認為大序起於「詩者,志之所之也」,止於「詩之至也」。見《朱子語類.卷八○.綱領》。
依樣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典故或見於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 (2) 太祖:趙匡胤(西元927∼976),宋朝開國君主,涿州人。後周時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後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結束五代擾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 (3) 翰林:職官名。唐宋為內庭供奉之官,方技、雜流,亦待詔翰林。 (4) 葫蘆:植物名。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蔓草。以其果實狀似壺及蘆,故稱為「壺蘆」。全株有毛。莖細長,以卷鬚絡於他物;葉掌狀淺裂、具齒、互生;花單性、同株、色白而有綠線,萼漏斗。瓜果粗長,...
爾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爾雅義疏》後世還出了許多仿照《爾雅》寫的著作,謂之“群雅”。如:《小爾雅》三國時期魏張揖《廣雅》宋朝陸細《埤雅》宋朝羅願《爾雅翼》,共三十二卷。明朝萬歷年間朱謀《駢雅》《駢字分箋》明朝方以智《通雅》清朝孔鮒《小爾雅義證》清朝王煦《小爾雅疏》清朝吳玉搢《別雅》清朝洪亮吉《比雅》清朝史夢蘭《疊雅》清朝葛其仁《小爾雅疏證》清朝光緒十六年(1890年)宋翔鳳《小爾雅訓纂》清朝《小爾雅校證》 外部鏈接 http://ctext.org/er-ya/zh ...
中秋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關於“...
風光霽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人品光明磊落。但也有人以為《大宋宣和遺事》方為此語之源。《大宋宣和遺事》之作者相傳為南宋人,亦傳為宋朝遺臣於元時所作,內容主要記述宋代徽宗、欽宗、高宗三朝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文字:「茫茫往古,繼繼來今,上下三千餘年,興廢百千萬事,大概風光霽月之時少,陰雨晦冥之時多;衣冠文物之時少,干戈征戰之時多。」意思是說就歷史來看,古往今來清明太平的日子少於黑暗動亂的,文風鼎盛的時候少於戰亂頻仍的。在此,「風光霽月」是用以形容清平盛世,與〈楚泊亭〉詩中的「霽月光風」語義不同。另宋代黃庭堅的〈濂溪詩序〉,文中亦用了「光風霽月」,文曰:「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則是以「光風霽月」稱頌周敦頤...
李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作品3 藝術技巧4 相關教學資源 生平李煜(九三七—九七八)。他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他即位時,南唐已奉宋正朔,窮處江南一隅之地。宋朝時時對他壓迫欺侮,他的立國方針,只是用金銀財寶去犒師修貢,以謀妥協。不過他這種結歡修貢,絕不是一個禦敵圖存的根本方法。並且宋主也決不能以此為滿足,一有機會和力量,他是要渡江的。果然宋太祖開寶七年(九七四年。時南唐已去年號。)宋將曹彬伐南唐,次年冬,陷金陵。南唐的軍隊一點抵抗也沒有,就是後主自己,事前完全不知道。等到兵臨城下,內外隔絕時,他還在淨居寺...
流水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行雲流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宋朝詩人蘇軾在〈與謝民師推官書〉中提到,他覺得謝民師的詩文雜賦讀來像飄動的浮雲、流動的水,十分流暢,無拘無束,沒有一定的目的,但常常能在適當的時候書寫或停筆,文字組織的條理自然,洋溢流露出各種姿態。後來「行雲流水」被用來形容待人處事或文章字畫飄逸自然,無拘無束。(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是寫莊子佯死化身成楚王孫,考驗妻子是否會在他死後為其守寡,沒想到莊妻受不了引誘,在被揭穿後羞愧上吊自殺,莊子則在妻子死後敲瓦盆而歌,之後摔碎瓦盆,得道成仙的故事。而典源節錄的是故事開頭,內容是:莊子時常夢見自己化身為蝴蝶,他將這件事告訴他的老師──老子,老子點出...
朝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漢代隸屬於禮部,原名「奉朝請」,無實權,但諸侯要覲見皇帝,都需經他辦理,方可見到。宋朝有朝奉郎,朝奉大夫等官名。
木人石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書.卷九四.隱逸列傳.夏統》載,晉太尉賈充十分欣賞夏統,想留下予以重用,但卻被拒絕,於是先後以雄壯威武的軍容、儀仗樂隊和裝扮華麗的妓女來引誘他,但他都不為所動,最後賈充只好放棄,並對人說:「此吳兒是木人石心也。」文中,賈充以「木人石心」一語比喻夏統意志堅定,任何外在事物皆不足以動搖他的心。後來到了宋朝劉斧《青瑣高議.別集.卷二.譚意歌傳》:「客撫掌大罵曰:『張生乃木人石心也,使有情者見之,罪不容誅。』」 「木人石心」一語語義轉變,用來形容人冷酷無情。
霽月光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人品光明磊落。但也有人以為《大宋宣和遺事》方為此語之源。《大宋宣和遺事》之作者相傳為南宋人,亦傳為宋朝遺臣於元時所作,內容主要記述宋代徽宗、欽宗、高宗三朝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文字:「茫茫往古,繼繼來今,上下三千餘年,興廢百千萬事,大概風光霽月之時少,陰雨晦冥之時多;衣冠文物之時少,干戈征戰之時多。」意思是說就歷史來看,古往今來清明太平的日子少於黑暗動亂的,文風鼎盛的時候少於戰亂頻仍的。在此,「風光霽月」是用以形容清平盛世,與〈楚泊亭〉詩中的「霽月光風」語義不同。另宋代黃庭堅的〈濂溪詩序〉,文中亦用了「光風霽月」,文曰:「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則是以「光風霽月」稱頌周敦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