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屬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部下。[例]那位長官為人公正不阿,屬下都很尊敬他。
孝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秦《呂氏春秋》所引述,因此估計為《呂氏春秋》之前的先秦時代。 孝經篇章《孝經》分為十八章,內容包括尊敬父母,忠於君主,教化民眾等;實踐在家行孝,對國盡忠的德行,貫徹了儒家事親孝就能事君忠,由修身治家便可推及治國為政的「以孝治天下」的觀念。 開宗明義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
挪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書寫表示禮貌的格式。遇值得尊敬的對象,有關其稱謂、身體、行為等詞原行空一格再寫,稱為「挪抬」。
曲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彎曲與平直。《書經.洪範》:「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唐.元稹〈賽神〉詩:「歲深樹成就,曲直可輪轅。」
2.比喻是非善惡。《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待事定之後,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高義耶?」
尊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敬的稱呼。如:「我們尊稱孔子為至聖先師。」
齊心戮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戮力同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墨子,名翟,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尚賢〉篇中,墨子主張當政的人要以尊敬賢者、任用有能力的人作為為政的根本。這個道理不只墨子提倡,古籍有言:「求聖君哲人,以裨輔而身。」〈湯誓〉篇也說:「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意思都是要任用賢能的人,和他們齊心合力來治理天下。後來「戮力同心」被用來指齊心合力,團結一致。
胡天胡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鄘風.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地也?」後以胡天胡帝形容服飾、容貌之美,如同天神,令人尊敬崇仰。《隋唐演義》第八○回:「洵矣胡天胡帝,果然傾國傾城。」後亦形容任意胡為,不知檢點。清.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一.三十三》:「至乃零亂拉雜,胡天胡帝。其言中之意,讀者不能知,作者亦不蘄其知。」也作「胡天胡地」。
相待如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夫妻間相處融洽,互相尊敬如待賓客。《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賓。」《晉書.卷三三.何曾傳》:「年老之後,與妻相見,皆正衣冠,相待如賓。」也作「相敬如賓」。
西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漢代桓榮為明帝當太子時之師,明帝即位後,常到桓榮所居太常府內聽講經文,令其坐西位以示尊敬,後因此稱塾師為「西賓」。《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美人先開口道:『郎君莫非是張運使宅上西賓麼?』」《幼學瓊林.卷二.朋友賓主類》:「東家曰東主,師傅曰西賓。」也稱為「西席」。
您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表示客氣、尊敬的稱呼。如:「您老府上那裡?」也作「您哪」、「您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