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198.9573 ms
共 1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證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疾病的症狀。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可是風寒暑溼,或是飢飽勞役,各人證候自知。」明.高明《琵琶記》第二八齣:「寫,寫不得他苦心頭;描,描不出他飢證候。」也作「癥候」、「症候」。
|
斡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張羅、籌措。明.朱權《荊釵記》第一四齣:「孩兒,家寒難斡運,謾自心頭悶。」
|
掌上之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捧在手上的一顆珍貴珠子。比喻極受寵愛珍視的人,通常指愛女。《儒林外史》第一○回:「這位小姐,德性溫良,才貌出眾。魯老先生和夫人因無子息,愛如掌上之珠。」《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那家老鴇打聽得沖天砲是現任制臺心頭之肉,掌上之珠,那種恭維,真是形容不出。」也稱為「掌上明珠」。
|
丕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形容心跳聲。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我驀聽得馬嘶人語鬧喧嘩,掩映在垂楊下,諕的我心頭丕丕那驚怕。」也作「撲撲」。
|
疑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猜疑。古典詩詞戲曲中為叶和韻腳常將二字顛倒使用。《董西廂》卷七:「似恁淒涼,何時是了?心頭暗暗疑猜。」《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浦郎自心裡疑猜:『老師父有甚麼詩,卻不肯就與我看,哄我想的慌。』」
|
畢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心跳的聲音。《文明小史》第一九回:「此時他四個眼花撩亂,也分不出老的、少的,但覺心頭畢拍畢拍跳個不止。」
|
鬧鑊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喧鬧,鬧哄哄。《董西廂》卷一:「解元休心頭怒惡!譬如這裡鬧鑊鐸,把似書房裡睡取一覺。」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三折:「哎,你這些小兒每街上鬧鑊鐸,則願的碾得娘沒一個,趕著我後巷前街打踅磨。」
|
怒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惱怒。《董西廂》卷一:「解元休心頭怒惡。」《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兩個怒惡發不善,各施威勇,鬥騁英彥,交馬決戰。」
|
舊愁新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久積心頭的愁悶加上新有的悵恨。極言因失意而累積重重愁恨,不得排遣。南唐.馮延巳〈采桑子.馬嘶人語春風岸〉詞:「舊愁新恨知多少,目斷遙天。」宋.舒氏〈點絳脣.獨自臨池〉詞:「舊愁新恨,耗卻年時興。」也作「舊恨新愁」。
|
激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因受刺激而發怒。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二折:「可知道你親爺氣成病,連著我也激惱的這心頭怒轉增。」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