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76.25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動心忍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外在的困厄,震撼其心志,使其性格愈發堅強。《孟子.告子下》:「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後多用作不顧外在的困難、阻礙,堅持下去。宋.陸游〈通判夔州謝政府啟〉:「動心忍性,庶幾或進於豪分,娛憂紓悲,亦當勉見於言語。」
效益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然和義務論那樣冷峻僵硬,他對實際情況比較有彈性,而且有可能變通。效益論對於解決實際的問題,甚至對於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都有極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但是在道德事務上,效益論也有它的限制和缺失,譬如犧牲一名無辜者的性命,來拯救一百個人的性命,我們是否能夠同意?如果根據效益論的原則,應該是可以的,可是我們個人都知道這是不對的事情,也絕對不能同意的。基本上,生命的價值是無上的,而且也是超過幸福的,因為沒有了生命,也沒有幸福可言。因此,我們絕對不可以犧牲任何人的生命來換取「最大的幸福」。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效益論英文關鍵字:uti...
呼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個人或社會大眾大聲疾呼,請求援助、支持。[例]政府呼籲社會大眾注重生態保育,留給後代子孫一個完整而乾淨的生活環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方政府的行政區域名稱。舊時隸屬州、府、道,今在省之下、鄉鎮之上。如:「雲林縣」、「嘉義縣」。
唐山過臺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背景2 偷渡名詞3 相關俗語4 參考書目 背景雖然臺灣在1684年納入清朝版圖,清朝政府卻因為治安上的考量,禁止中國內地居民移民臺灣。清朝政府對於違禁偷渡的處罰規範相當嚴厲,不但協助偷渡的船戶與偷渡者要受罰,失職官員也須接受處份。但是移民臺灣的嘗試始終沒有消失,反而是偷渡者千方百計逃避關口檢驗、渡過艱險的黑水溝(今臺灣海峽),也因此造成許多慘劇。(註1) 偷渡名詞灌水:許多中國內地窮困人民渡海到臺灣謀生,卻因為鮮有積蓄而難以回鄉,家鄉的父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向政府繳納的稅金。如:「房捐」、「地捐」、「稅捐」。
生命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重與傷害他人生命的暴力;二是青少年的自我傷害或自殺。國內「生命教育」的提倡,溯源於1998 年前省政府教育廳所規劃的「台灣省國民中學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計畫」。其推動原因主要在於,1997 年前後,台灣社會一再發生校園暴力與學生自殺案件,而青少年飆車、鬥毆等社會事件盛層出不窮。如此脫序的社會現象頻傳,青少年的身心問題引啟社會大眾的關注,教育主管當局及學者們也高度重視問題的所在,並積極尋求解決的對策,以期導正脫序的社會現象(註3)。對生命最大的傷害莫過於自殺,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自殺人口中,自殺死亡是10-24歲年齡組的...
鞭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鞭子抽打。[例]新加坡政府對於行為不良的青少年,設有鞭笞的刑罰。
偏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偏離中心或主要部分較遠。[例]政府極欲加強偏僻地區的醫療設備。
公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款。如:「政府施行重大建設前,應進行詳實評估,才不致浪費公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