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然國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國色天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文宗時,程修己因為擅長畫畫應詔進宮。當時恰好是春末時節,文宗和楊妃在內殿觀賞牡丹花。由於文宗相當喜愛詩,就問程修己說:「現在京城裡傳唱的牡丹詩誰的最好?」程修己回答是中書舍人李正封的〈牡丹〉詩:「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兩句最好。李正封的詩中用「天香」形容牡丹花的香味就像天上傳來的,以「國色」比喻牡丹花色,如喝醉酒時雙頰飛紅的嬌豔情態。後人就以「國色天香」作為牡丹的別稱。後來「國色天香」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牡丹花濃郁的香味和嬌豔的姿態。後亦用以形容容貌美麗、姿態曼妙的女子。
陌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刀。《舊唐書.卷一七.文宗本紀下》:「憲宗出內庫弓箭,陌刀賜左右街使,俟宰相入朝,以為翼從,及建福門退。」《唐六典.卷一六.衛尉部》:「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
宿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老成持重。《舊唐書.卷一七二.李石傳》:「文宗自德裕、宗閔朋黨相傾,大和七年已後,宿素大臣,疑而不用。」《宋史.卷三○一.張秉傳》:「雖久踐中外,然無儀檢,好諧戲,人不以宿素稱之。」也作「夙素」。
南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唐代的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皇宮南面,故稱為「南司」。《舊唐書.卷一六七.宋申錫傳》:「會內官馬存亮同入,諍於文宗曰:『謀反者適宋申錫耳,何不召南司會議。今卒然如此,京師企足自為亂矣。』」
救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挽救國家的危亡。《左傳.昭公十八年》:「寶,以保民也。若有火,國幾亡。可以救亡,子何愛焉?」《清史稿.卷二一四.后妃傳.文宗孝欽顯皇后傳》:「顧以國事日非,思變法救亡,太后意不謂然,積相左。」
郊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野外。唐.文宗〈喜雨〉詩:「郊坰既霑足,黍稷有豐期。」
絲恩髮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很細微的恩怨。《資治通鑑.卷二四五.唐紀六十一.文宗太和九年》:「是時李訓、鄭注連逐三相,威震天下,於是平生絲恩髮怨,無不報者。」
沒張沒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語助詞,無義。沒張沒致指故意裝腔作勢哄騙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轉眼間又過了一個年頭,卻值文宗考童生,六老也叫趙聰沒張沒致的,前去赴考。」
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小人。《資治通鑑.卷二四六.唐紀六十二.文宗開成三年》:「宗閔曏以朋黨亂政,陛下何愛此纖人!」
翦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削除、消滅。《新唐書.卷一七八.劉蕡傳》:「文宗即位,思洗元和宿恥,將翦落支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