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燕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太平、和平。《禮記.射義》:「則燕則譽」句下唐.孔穎達.正義:「既君臣歡樂用是燕安而有聲譽也。」宋.蘇軾〈德威堂銘〉:「唐太宗以干戈之事,尚能起李靖於既老;而穆宗、文宗以燕安之際,不能用裴度於未病,治亂之效,於斯可見。」
隻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日、奇日。《舊唐書.卷一七.文宗本紀下》:「故事,天子隻日視事,帝謂宰輔曰:『朕欲與卿等每日相見,其輟朝、放朝,用雙日可也。』」唐.白居易〈宿西林寺早赴東林滿上人之會因寄崔二十二員外〉詩:「雙林我起聞鐘後,隻日君趨入閣時。」
雕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雕鏤龍紋。比喻善於言辭。《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贊曰》:「崔為文宗,世禪雕龍。」
唐三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善於歌詩的李白,善於劍舞的裴旻,善於草書的張旭,合稱為「唐三絕」。《新唐書.卷二○二.文藝傳中.李白傳》:「文宗時,詔以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
中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唐代詩風最盛,一般論詩者以唐代宗大曆至文宗太和為中唐。以白居易、柳宗元等為代表人物。
甘露之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宗時宦官專政,太和九年,宰相李訓等密謀誅除宦官,埋伏甲兵於廳內,詐言後院甘露降,請皇帝觀看,藉此引宦官入廳,為宦官仇士良覺察,李等反被殺,史稱為「甘露之變」。見《舊唐書.卷一七.文宗本紀下》。
甲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更時分。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或問:『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訓?』答曰:『漢魏以來,謂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唐.蘇鶚《杜陽雜編.卷中》:「文宗謂左右曰:『若不甲夜視事,乙夜觀書,何以為人君耶?』」
四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詩風最盛,元楊士弘著《唐音》,品評唐詩,分初唐(高祖武德初至玄宗開元初)、盛唐(至代宗大曆初)、中唐(至文宗太和九年)、晚唐(至昭宣帝天祐)四期論之,稱為「四唐」。
司空經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司空見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司空見慣」這句成語,與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有關。劉禹錫和柳宗元是好友,兩人都因宰相王叔文的牽連被貶官。之後,劉禹錫的仕途就相當的乖舛,屢經波折後,好不容易才在唐文宗太和二年回到朝廷擔任主客郎中的官。「司空見慣」的故事,大概就發生在這個時候。當時京城有位曾經擔任過司空的李紳,也喜愛詩歌,因為久仰劉禹錫的才名,所以特別在自家擺設盛宴款待他。席中,還安排一位年輕貌美的歌妓表演。劉禹錫看到李紳隨手一擺,就是這麼盛大的場面,想必早已見慣了,不禁為自己乖舛遭遇,感到非常悲傷。劉氏曾經在江南擔任過刺史,所以詩中自稱為「江南刺史」。後來從這段故事摘出「司空見慣」這句成...
司空眼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司空見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司空見慣」這句成語,與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有關。劉禹錫和柳宗元是好友,兩人都因宰相王叔文的牽連被貶官。之後,劉禹錫的仕途就相當的乖舛,屢經波折後,好不容易才在唐文宗太和二年回到朝廷擔任主客郎中的官。「司空見慣」的故事,大概就發生在這個時候。當時京城有位曾經擔任過司空的李紳,也喜愛詩歌,因為久仰劉禹錫的才名,所以特別在自家擺設盛宴款待他。席中,還安排一位年輕貌美的歌妓表演。劉禹錫看到李紳隨手一擺,就是這麼盛大的場面,想必早已見慣了,不禁為自己乖舛遭遇,感到非常悲傷。劉氏曾經在江南擔任過刺史,所以詩中自稱為「江南刺史」。後來從這段故事摘出「司空見慣」這句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