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義正詞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義正辭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歐陽修,字扑籜,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北宋盧陵人。為文造語平易而情韻綿邈,詩詞清新婉約,為一代文宗。這是歐陽修在讀到張續和李常的文章後,寫下感想贈與石介的一首詩。詩中提到張續和李常,就像是未經琢磨的玉石,可說是天下的瑰寶。他們的文章嚴正有力,義理充分,詞語質樸而不鄙俗;雖古雅的風味淡了些,但文字精純而不雜。後來「義正辭嚴」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辭嚴意正」演變而出,用來指義理正當,措詞嚴厲。
空前絕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南巡盛典.卷一六.題文宗閣》:「皇祖圖書集大成,區分五百廿函盛。空前絕後菁華煥,內聖外王模楷呈。」
回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古時稱為「丁零」、「鐵勒」,初與突厥為兄弟民族,後又從屬於突厥。南北朝時,為敕勒部落之一,至唐代叛離突厥後,始稱為「回紇」,後又改稱為回鶻。唐時建立其汗國,助討安史之亂及抗禦吐蕃,屢建功勛。唐文宗時,族眾西奔,散居今新疆南部。宋、元以後,名稱極多,後定稱為「維吾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欺騙、矇騙。《孟子.滕文公下》:「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二四四.唐紀六十.文宗太和六年》:「當文宗求治之時,僧孺任居承弼,進則偷安取容以竊位,退則欺君誣世以盜名,罪孰大焉!」
焦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憂愁苦思。唐.溫庭筠〈上蔣侍郎啟〉二首之二:「勞神焦慮,消日忘年。」《聊齋志異.卷一○.何仙》:「我適至提學署中,見文宗公事旁午,所焦慮者殊不在文也。」
堅定不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一固定,毫不動搖。《資治通鑑.卷二四六.唐紀六十二.文宗開成五年》:「陛下誠能慎擇賢才以為宰相,……推心委任,堅定不移,則天下何憂不理哉!」
城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池堡壘。《元史.卷三五.文宗本紀四》:「諜知禿堅方修城堡,布兵拒守,無出降意。」
牛李黨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之世,朝臣牛僧儒與李宗閔結為朋黨,與李吉甫、李德裕父子等人不睦,彼此互相排軋,嫌忌日深。兩派互爭歷時四十年,致使朝政敗壞。
西發里亞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六一八年波希米亞和奧地利為反對皇帝專制統治和強制推行天主教而起,開啟三十年戰爭的序幕,至一六四八年簽訂西發里亞條約而結束。內容是法國得到亞爾薩斯的大部分,而瑞典、巴伐利亞等國也擴大領土,承認荷蘭和瑞士獨立,確認德意志諸侯的主權,加強帝國議會的權力,削弱皇帝和選侯的權力,規定天主教、路德宗、喀爾文宗信徒均享有平等權利。使得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法國雄霸歐洲。
復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弟子顏回的封號。元文宗至順二年加封顏回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時,罷其封爵,而稱為「復聖」。《明史.卷五○.禮志四》:「其四配稱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