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背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倒楣、時運不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九回:「苟才道:『不過不肯信任我們這背時的人罷了!』」也作「悖時」。
文齊福不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齊,文才齊備。文齊福不齊指文才足以出人頭地,但時運不濟。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二折:「我既奈文齊福不齊,脫白襴,換紫衣,列虞候,擺公吏。」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你休憂文齊福不齊,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多華少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問他為什麼這麼快回來?他回答說:「陽處父的個性太過剛強偏執。即使是像上天那麼剛強無情,尚且不干涉四時運行,更何況是人呢?而且一路上和他交談下來,覺得他說的話內容虛浮而不切實際,言過其實,容易觸犯別人,招致怨恨。眾人都怨恨他,我怕跟隨他還沒獲得利益就先遭到災難,所以離開他。」後來「華而不實」被用來比喻虛浮而不切實際。此外,在《國語.晉語四》中,可以看到「華而不實,恥也」這句話。事情發生在春秋時,秦穆公設宴款待晉公子重耳,在宴會結束後對臣子們所說的話。秦穆公認為,一個人徒具華麗的外表,而沒有實際內容,是可恥的。在這裡「華而不實」,同樣有虛浮而不切實際的意思。
(諺語)比喻天災、人禍無法可避。如:「所謂『一場官司一場火,任你好漢沒處躲』,碰上這種意外,只能怪時運不濟了。」
時乖運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運不濟,處境困難、不順利。明.無名氏《尋親記》第五齣:「念奴家時乖運乖,告求人出于無奈。」也作「時乖運蹇」。
運乖時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運不濟。《封神演義》第一三回:「這是弟子運乖時蹇,異事非常。望娘娘念弟子無辜被枉,冤屈類明,放弟子回關,查明放箭之人。」也作「運拙時乖」。
蹇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運不濟。唐.白居易〈草堂記〉:「一旦蹇剝,來佐江郡。」
揮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杯飲酒。語本晉.陶淵明〈時運〉詩:「揮茲一觴,陶然自樂。」
否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易經》六十四卦之一,為天地不交;剝,《易經》六十四卦之一,為陰盛陽衰。「否剝」指時運乖舛。《晉書.卷七三.列傳.庾亮》:「否剝之難,嬰之聖躬,普天所以痛心於既往而傾首於將來者也。」
生不遇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時運不濟,遭遇坎坷。參見「生不逢辰」條。如:「他雖滿腹才華,卻不受重用,故常自嘆生不遇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