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釋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釋迦牟尼佛姓釋迦氏,故稱為「釋氏」。後亦指佛教。《晉書.卷七七.何充傳》:「于時郗愔及弟奉天師道,而充與弟準崇信釋氏。」
書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法精妙,造詣極高的大書法家。《南史.卷二二.王首傳》:「志善草隸,當時以為楷法。齊游擊將軍徐希秀亦號能書,常謂志為『書聖』。」
五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謝弘微、王華、王首、殷景仁、劉湛等為南朝宋文帝之五臣。
法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東晉高僧。平陽郡武陽(今山西省襄丘縣)人。俗姓龔,三歲為沙彌,二十歲受比丘戒。因感於當時律典的缺乏。乃於晉安帝隆安三年前往印度求法。至義熙八年才返國,前後共歷十五年,攜回了《摩訶僧祗眾律》、《十誦律》、《雜阿毗心》、《大般泥洹經》、《彌沙塞律》、《長阿含經》、《雜阿含經》等,都是當時中土所無的大小乘的基本要籍。並和佛馱跋陀羅共譯出《摩訶僧祗律》、《僧祗比丘戒本》、《大般泥洹經》等,此外法顯還將他西行求法的經歷寫成《歷遊天竺記傳》,保存許多寶貴的西域古代史地資料,極為各國歷史學者和考古學者所重視。
大般涅槃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北涼無讖譯。內容闡述佛身常住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等大乘思想。原分四十卷。這個本子傳到南朝,慧觀和謝靈運等加以潤文修訂,並對照法顯譯本,增添品數,分成三十六卷,而有北本、南本傳世。
肅然增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往太行恆山參見道安大師,聽講《般若經》,遂從而出家。後入廬山住東林寺,領眾修道。善於般若,並兼倡阿毗、戒律、禪法。因此中觀、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觀、僧濟、法安等,另有雷次宗傳其禮學。 (2) 桑榆之光:日落時從桑、榆樹梢上射出的餘暉,比喻人的晚年。 (3) 朝陽:早晨的太陽。朝,音ㄓㄠ。 (4) 高足:古稱最上等的良馬,後用作對他人弟子的美稱。 (5) 肅然增敬: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肅然,莊嚴恭敬地。
唯識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一卷。世親著。主張沒有客觀的外境和對象,一切的現象只是心識的變現之唯識思想。在漢譯本有三種,唯識論是後魏瞿般若流支譯本之名。此外尚有南朝陳真諦所譯大乘唯識論以及唐玄奘所譯唯識二十論。
金光明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有三種譯本:(1)北涼無讖譯,四卷,題為《金光明經》,流通最廣。(2)隋代寶貴等取前譯補譯,合入其缺品八卷,題為《合部金光明經》。(3)唐代義淨譯,十卷,題為《金光明最勝王經》,文義最充足。
減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退隱不出仕。《南史.卷二二.王首傳》:「規常以門宗貴盛,恆思減退。」
素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素知悉。唐.周《春秋戰國門詩.毛遂》:「平原門下三千客,得力何曾是素知。」《三國演義》第三回:「植素知董卓為人,面善心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