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餼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米粟之類的糧食。《管子.問》:「問死事之寡,其餼廩何如?」《資治通鑑.卷一四五.梁紀二.武帝天監四年》:「於是以賀瑒及平原山賓、吳興沈峻、建平嚴植之補博士,各主一館,館有數百生,給其餼廩。」也稱為「廩餼」、「既廩」。
肺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管:肺臟內密布的小管子,可再細分成末端小支氣管,每個末端小支氣管皆有一群肺泡。(四) 肺泡:肺部裡有數百萬個肺泡,其為附著在末端小支氣管的濕潤囊袋,囊袋外佈滿微血管,以利於氣體交換。(註一) 橫膈膜橫膈膜為將胸部與腹部隔開的一層肌肉組織,橫膈膜於放鬆時會拱起,在收縮時較扁平。 肺臟內的氣體交換肺動脈內充滿著帶有二氧化碳的缺氧血,隨著血液循環進入到了肺泡旁的微血管網中,這些二氧化碳會從微血管壁離開,穿過肺泡壁進入肺泡中然後被呼出體外。而由肺部吸入的氧氣,則會穿過肺泡壁,進入肺泡旁微血管中,肺泡旁微血管再匯集成肺靜脈,將充...
張孝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淒涼蕭颯,雖然沒有直接寫社會現實,但卻呈現出了那個時代的特殊色彩。   著作 張孝祥的文集在宋代即有數種刊本行世。今傳《于湖居士文集》40卷,有《四部叢刊》影宋本,其中收詞4卷。又有《宋六十名家詞》本《於湖詞》3卷. 評論 他寫詞也是有意地學習蘇軾,評論者也多以為二人極其相似,如湯衡說:"自仇池(蘇軾)仙去,能繼其軌者,非公其誰與哉?"(《張紫微雅詞序》)張孝祥詞上承蘇軾,下開辛棄疾愛國詞派的先河,在詞史上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萍水相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萍水相逢」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據《全唐文.卷一八一.王勃》引)遙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罇;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盼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1>難越,誰悲失路之人2>;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注解〕 (1) 關山:關隘與山峰。比喻路遙遠或行路的困難。 (2) 失路之人:指迷路的人。
潛能性與實現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舉例3 結論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前言潛能行到實現性的過程,亞理士多德不滿意柏拉圖之二分法,將形上的形式或觀念與形下的幻影或感官實物做截然二分,二者壁壘分明,亞里士多德卻認為二者只是一種連續性的過程,並非敵對。現實與理想很難劃清界限,卻經常二者重疊或融合為一,只有數量上或程度上的差異,卻無性質上的分別,亞里士多德仍然更換了柏拉圖的哲學用語,另以潛能性與實現性來表示,卻應視各種狀況而定,這種說法,可以解決哲學上許多困難的問題,比如說,幾何上的線是由點形成的,如認為線可以分割成無數的點,這就不是線本身的連續...
唱高和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便說道:「有一個外地的歌者來到了郢都,在市集中唱著下里、巴人這些通俗的歌曲,一開始跟著他一起唱和的人有數千人之多;後來他改唱陽阿、薤露等比較不俗的歌曲,跟著唱和的人就只剩下數百人;等到他唱起陽春、白雪這種高妙、優雅的歌曲,又夾雜著許多高難度的技巧,國中能夠一起唱和的人就寥寥無幾了。這不是因為歌者唱得不好聽,而是因為曲子愈高雅,能夠跟著唱和的人也就愈少。同樣的,那些批評我的人,不過是些平庸之輩,怎麼能夠欣賞、了解我的為人呢?」後來「曲高和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無法引起大眾的共鳴。
山崩地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岳崩塌,大地裂開。《宋書.卷三四.五行志五》:「六月,壽春大雷震,山崩地坼,家人陷死。」後亦形容浩大的聲勢。《警世通言.卷二三.樂小舍𢬵生覓偶》:「道猶未絕,耳邊如山崩地坼之聲,潮頭有數丈之高,一湧而至。」也作「山崩地裂」、「山崩地陷」。
整點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義,因此需要完成此目標,必須指導有關長針、短針、秒針等等概念。 對照數字鐘與時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還有數字鐘,因此學生了解整點之概念後,可將時鐘轉換為數字鐘,讓學生了解數字鐘的表示方法。因此當學生看到數字鐘上顯示6:00時,學生能順利輸出六點。 撥出時刻學生可運用語言順利讀出幾點後,即可反向操作,引導學生在時鐘上撥出指定的時間,舉例而言,老師可告訴學生一個時間,如7:00,讓學生於教學用的時鐘上,將長針移至12,短針移至7的位置。(註1) 教學步驟1. 認識1至12的數字。2. 認識時鐘上的長短針,並且知道長針為分針,代...
殷張蘭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入者白先勇、敻虹、王文興、陳若曦、葉珊(後改筆名為楊牧)等作品。因此執編筆會季刊之前,殷張蘭熙已有數年孤軍奮戰的經驗了。責任編輯語二甲109702135
老而益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遇到特赦,免除了罪刑,但他並沒有回到故里,仍然留在北方畜牧維生。期間有很多人慕名前來歸附,門下賓客有數百人之多。在隴漢交界游牧的時候,他常跟賓客們說:「大丈夫立志,處境愈是艱困,志節應當愈堅強;年紀越是老大,越要多加鍛練,保持身體強健。」並用這句話來自我勉勵。後來他投效東漢光武帝劉秀,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成為大將軍。後來原文中的「老當益壯」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年紀雖大但身體仍然強健,而且志氣豪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