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作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作樂曲。[例]每當他作曲沒有靈感時,就會到世界各地去旅行。
樂而忘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歡樂無比而忘了煩惱。如:「每當悠揚的琴聲響起,總是令我陶醉,樂而忘憂。」
社會工作師自主管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學校誤解社工經常趴趴走。此外,加班、補休假也要按程序處理,加班費也要依規定辦理,避免引發特權之譏。每當社會發生父母攜子自殺,學校阻攔不及,如南投曹小妹事件,學校也被捲入加強通報、訪視等補漏洞措施。接著,學校社會工作師的案量也會暴增。Leyba(2009)建議學校社會工作師必須懂得超荷減量(reduceoverload)。並不是要把需要協助的學生推出去,而是以下列手段來增進工作效能:1.除草(weeding):把一些平常視為理所當然的、不覺得有必要改變的小動作和習慣改掉;把無關緊要的事情暫時不處理;把無效果的動作或程序刪...
米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稻米與雜糧。如:「每當寒冬將近,農家都會儲存一些米穀,準備好過冬。」《六部成語註解.戶部》:「米為稻米,穀為雜糧。」
燕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燕子所築的窩。如:「屋簷下布滿了燕巢,每當燕子傾巢而出時,煞是壯觀!」
瓜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瓜的棚架。如:「每當夕陽西下,父親總喜歡在瓜棚下散步。」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三折:「就於瓜棚下散福,受胙飲酒。牛表伴哥,你把柴門緊緊的閉上,倘有撞席的人,休放他進來。」
濫廁其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濫竽充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非子.內儲說上》中有一則故事:戰國時,齊宣王喜歡聽竽的合奏,所以每次都要三百多個樂工一同演奏。有位南郭先生,雖然不會吹竽,但因為知道齊宣王的這個嗜好,便請求齊宣王讓自己參加這個樂隊,宣王也很高興地答應了。每當眾多樂工一起合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混在數百人的吹竽隊伍中,有模有樣地裝出吹奏的樣子,沒人發現真相,他也因此能獲得很好的待遇。宣王死後,湣王繼位,湣王雖然也喜歡竽的吹奏聲,但他喜歡的卻是獨奏,所以命樂工一個個輪流表演。南郭先生得到了這個消息,知道再也無法蒙混過關,只好逃出宮去。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濫竽充數」一語,用來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卻混...
雞犬無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親因賦稅傾盡所有,但最後仍是死的死,逃的逃,偌大的村子只剩這麼幾戶,我們以捕蛇為業的倒是得以倖存。每當凶狠的差役大呼小叫,在村裡到處騷擾破壞,搞得雞飛狗跳時,看到瓦罐裡的蛇安然無恙,我就可以放心。只要小心餵養,把牠繳納抵稅後,我就能靠自己栽種的作物安然度日。您看!我一年只須兩次面對死亡的威脅,與那些每天活在恐懼中的鄉親相比,實在幸運得多,還有什麼可怨的呢?」柳宗元藉捕蛇人之口,諷刺朝廷的苛政,勾畫魚肉鄉民者的嘴臉,文中「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一段,生動刻畫了得勢者的可惡與人民的無助可悲。後來「雞犬不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被嚴重騷擾。
族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宗族的人。[例]每當遇到困難時,族人們總會團結起來,攜手共度難關。
查科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分複雜,使得戰鬥異常艱辛。在茂密的叢林中或洪水氾濫的沼澤地帶,雙方常常各派出五萬人的軍隊投入戰爭。每當旱季來臨時,往往又是滴雨不下。因瘧疾和痢疾死亡的人數幾乎與戰死的人數相等。當地隨處可見的毒蛇,更是隨時敲響死亡的喪鐘。結果巴拉圭控制了大部分的查科地區。但雙方都被戰爭拖得精疲力竭。最後經由國際聯盟周旋而停火。1935年6月在阿根廷、美國及其他南美國家的調解下玻、巴雙方達成停火,7月21日,雙方簽訂《布宜諾斯艾利斯和約》,巴拉圭獲得北格蘭查科地區約1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並稱之為「查科地區」(Chaco);玻利維亞獲得約8...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