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11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睇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斜眼注視、顧盼。唐.王勃〈滕王閣序〉:「窮睇眄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
星移斗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物換星移」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滕王閣位於今江西省新建縣城西的章江門,是唐代的滕王李元嬰在任洪州都督時所建。他是唐朝開國君主李淵的兒子,哥哥太宗即位後,將他封為滕王。由於受封那天樓閣正好落成,因此命名為滕王閣。王勃是高宗時代有名的才子,他文思泉湧,下筆成章,不一會兒就能寫出一篇詞藻華麗、情感豐富的文章,為初唐四傑之一。他在參加當時的洪州都督閻公在滕王閣上舉辦的一場盛宴時,即席寫了一篇〈滕王閣序〉,至今為人所傳頌。王勃另作了一首〈滕王閣〉詩,詩的上半部在描述滕王閣的華麗壯觀,後半部則是抒發從滕王閣引發的感嘆,「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大意是說...
天高地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天地極其廣闊。唐.王勃〈滕王閣序〉:「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樂府詩集.卷五五.舞曲歌辭四.唐.柳宗元.白紵歌》:「下沉秋水激太清,天高地迥凝日晶。」也作「天高地遠」。
胸中無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胸無點墨」之典源,提供參考。 #《新唐書.卷二○一.文藝列傳上.王勃》1>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六歲善文辭,九歲得顏師古注《漢書》讀之,作《指瑕》以擿其失。……初,道出鍾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汎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勃2>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3>,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尤喜著書。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吳子良《林下偶談.卷一.飲墨》。 (2) 勃:王勃(西元650∼675),字子安,唐龍門人。...
盛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盛大的宴會。唐.王勃〈滕王閣序〉:「勝地不常,盛筵難再。」
白首之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老時的心志。唐.王勃〈滕王閣序〉:「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棨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官吏出行時,作為前驅的儀杖,戟上有赤黑繒作成的套子。後亦架於宮殿、官署門前,用以表示威嚴。《後漢書.卷三一.杜詩傳》:「世祖召見,賜以棨戟。」唐.王勃〈滕王閣序〉:「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
王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50~675)字子安,唐龍門(今山西省河津縣西)人。為初唐四傑之一,屬文綺麗,構思無滯,詞情英邁,所作〈滕王閣序〉,為世所稱。曾任沛王府修撰,著有《王子安集》。
重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空的極高處。唐.王勃〈滕王閣序〉:「層臺聳翠,上出重霄。」也作「九重霄」。
何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豈料。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沒有想到。《舊唐書.卷七三.列傳.薛收》:「比雖疾苦,日冀痊除,何期一朝,忽成萬古!」《三國演義》第四九回:「孔明曰:『連日不晤君顏,何期貴體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禍福」,豈能自保?』」
2.有何期望。《詩經.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實維何期?爾酒既旨,爾殽既時。」南朝梁.江淹〈恨賦〉:「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
3.何時、什麼時候。《晉書.卷一○七.石季龍載記下》:「人居世無常,別易會難,各付一杯,開意為吾飲,令必醉,知後會復何期,而不飲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