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出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發動攻勢。[例]一次漂亮的出擊,使他順利贏了這一回合的辯論比賽。
已精求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學而》作注時,也針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兩句話加以注解:「精製骨、角、玉、石之器,已經很精緻漂亮,再經過切、磋、琢、磨等方法加工修飾,就更精美了。」這正是「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力求精進的精神。後來「精益求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達好還要更好的意思。
難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體面、好看、漂亮、美觀、雅觀、光榮
八色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豐富的色彩,除了色彩豐富之外,更有在固定地方築巢的習慣,所以只要環境不被破壞或被改變,每年都可以見到漂亮八色鳥回來翱翔。<註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八色鳥英文關鍵字:Pitta brachyura 參考書目註1:保育類野生動物圖鑑,鳥類144頁,姚正得著,台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1996年6月出版。註2:台灣野鳥圖誌124頁,何華仁著,常民文化1996年6月出版。註3:鳥羽,台灣野鳥羽毛圖鑑256頁,郝偉廉著,商周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2006年2月發行。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
沐猴衣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稱霸中原。」項羽看到秦宮殿都已經燒毀,心裡又想念故鄉,就回答說:「人富貴了不回故鄉,就好像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外出,誰看得到?」那個人就背地裡對人說:「聽說項羽這個人,就像個性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沒有遠見成不了大事,現在看來果然是真的。」結果話傳到項羽的耳裡,就把那個人捉來烹煮。後來「沐猴而冠」被用來指性情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亦用來比喻人虛有表象,卻不脫粗鄙的本質,沒有遠見。除此之外,古來對這句成語另有一解,認為因為獼猴性子急躁,不能若人久著冠帶,用來比喻人的性情急躁。
濟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讚美之詞。對人而言,指美好、漂亮;就物而言指整潔。《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高贊一眼看見那個小後生,人物軒昂,衣冠濟楚,心中已自三分歡喜。」《水滸傳》第三回:「三人上到潘家酒樓上,揀個濟楚閣裡坐下。」
出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開脫罪名。《水滸傳》第二二回:「知縣卻和宋江最好,有心要出脫他,只把唐牛兒來再三推問。」《警世通言.卷七.陳可常端陽仙花》:「你兩個老人家將我去府中,等我郡王面前實訴,也出脫了可常和尚。」也作「出豁」。
2.賣出、脫手。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一折:「出脫了些奇珍異寶,花費了些精銀響鈔。」《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朱重得了這些便宜,自己轉賣與人,也放些寬。所以他的油比別人分外容易出脫。」也作「出手」。
3.少年男女到了青春期間,體態容貌轉為美好出眾。《紅樓夢》第四回:「其模樣雖然出脫得齊整,然大概自是不改,熟人易認。」也作「出挑」、「出跳」。
4.更換、調理。《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你與小叔叔把頭梳一梳,替他身上出脫一出脫。」
5.解決。《景德傳燈錄.卷一八.福州玄沙師備禪師》:「若有智慧,即今便得出脫。」也作「出活」。
舞弄文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孫權之前,先遭到孫權的臣子張昭嚴畯等人的質問。其中嚴畯問孔明研究什麼經文典籍?孔明直言讀書時只知摘錄漂亮詞句,而不深入研究,思想陳腐不合時宜的儒生,是無法振興國家成就事業的。況且古時候的伊尹、姜子牙等人,都有匡扶天下的才能,也沒聽說他們一生中研究過什麼經文典籍,難道也要他們效法那些書生志得意滿於筆硯之間,評論是非長短,賣弄筆墨文辭?嚴畯聽得無言以對。這裡的「舞文弄墨」就是用來比喻賣弄筆墨文辭。
假正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意裝出一副正派的樣子。如:「那些平常呱噪嬉鬧的小男生,遇到漂亮女孩,就一派假正經的模樣。」《紅樓夢》第一○○回:「寶蟾笑道:『我說二爺的那種假正經是信不得的。咱們前日送了酒去,他說不會喝;剛才我見他到太太那屋裡去,那臉上紅撲撲兒的一臉酒氣。』」
赴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邀參加宴會。[例]妳穿得這麼漂亮,要到哪兒赴宴?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