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水簾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布垂瀉遮掛於前的山洞。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二折:「只因俺在唐堯之時,差行了雨,害得天下洪水九年,因此一向罰在這錢塘水簾洞受罪。」《西遊記》第五八回:「原來他水簾洞本是一股布飛泉,遮掛洞門,遠看似一條白布簾兒。」
素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色。唐.方干〈東山布〉詩:「素色噴成三伏雪,餘波流作萬年溪。」
杉林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介於溪頭與阿里山之間的森林遊樂區。屬南投縣,占地約四十公頃,風景據點有青龍布、石井磯、燕庵等。
懸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聳險峻的岩壁。如:「一道布從懸岩上奔瀉而下,流入河谷中。」
布法羅(Buffalo)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似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若懸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口若懸河」原作「懸河寫水」。晉朝的郭象是玄學的集大成者,喜好《老》、《莊》,十分有才學,能言善辯,口齒伶俐,曾為《莊子》作注,流傳於後世。在《世說新語.賞譽》中,記載一段太尉王衍對郭象的評語,他說:「郭象說話議論時,就像山上直瀉而下的布,源源不絕的灌注而下,好像永遠不會枯竭的樣子。」後來「口若懸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說話滔滔不絕,能言善辯。出現「口若懸河」的書證如宋.趙蕃〈贈耆英見過〉詩四首之一:「髯曾暇能過我,誦詩口若懸河。」
懸河注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傾注在火焰上。比喻勢強必勝。《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況擁數州之兵以誅群豎,懸河注火,奚有不滅?」
辨口如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若懸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口若懸河」原作「懸河寫水」。晉朝的郭象是玄學的集大成者,喜好《老》、《莊》,十分有才學,能言善辯,口齒伶俐,曾為《莊子》作注,流傳於後世。在《世說新語.賞譽》中,記載一段太尉王衍對郭象的評語,他說:「郭象說話議論時,就像山上直瀉而下的布,源源不絕的灌注而下,好像永遠不會枯竭的樣子。」後來「口若懸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說話滔滔不絕,能言善辯。出現「口若懸河」的書證如宋.趙蕃〈贈耆英見過〉詩四首之一:「髯曾暇能過我,誦詩口若懸河。」
喬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木高大的森林。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唐.楊烱〈廣溪峽〉詩:「喬林百尺偃,飛水千尋。」
飛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花潑濺。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絕巘多生怪柏,懸泉布,飛漱其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