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42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喪心病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心病狂」係由「喪心」及「病狂」二語組合而成。 「喪心」見於《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根據記載,春秋時,魯國使節叔孫婼(ㄖㄨㄛˋ)到宋國訪問,並代表季孫氏迎娶宋元公的女兒。宴會上,當大家喝得正愉快時,宋元公和坐在身旁的叔孫婼哭了起來。佐禮的樂祁在退席後就對別人說:「國君和叔孫婼恐怕快要死了!我曾經聽說過:『應該悲傷的時候卻歡樂,應該歡樂的時候卻悲傷,是喪失心性的舉動。』心的精神是魂魄,魂魄喪失了,怎麼能活得長久?」這裡的文獻原文就用了「喪心」一語。 「病狂」則見於《漢書.卷七三.韋賢傳》。扶陽侯韋賢有四個兒子,大兒子早逝,所以二兒子韋弘為爵位的繼承人。當韋賢病重時,韋弘正好被關在牢裡等待判決,...
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在不忍心。」於是就帶領部屬離開豳地,到岐山下居住。豳地的人民也都扶老攜幼,全跟著古公來到岐下。鄰國聽說古公的仁義,也有許多人來歸附他。因此古公就變革戎狄的風俗,營造城郭,建築房舍,把民眾分成幾個邑落定居下來;又設立各種官職以辦理事務。人民譜歌作樂,以歌頌他的功德。後來「歌功頌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歌頌功績和恩德。
心如刀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關切的人遭受苦難,而自身卻無能為力的狀況下,如明代小說《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玉郎聽說打著慧娘,心如刀割,眼中落下淚來,沒了主意。」便是如此。
先聲奪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竟然阻止父親和他見面,於是華貙一怒,就殺了多僚,劫持費遂一起叛宋。宋國以大軍把華氏父子圍困了,華豋一聽說此事,便向吳國借兵前來解救。當時齊國的大夫烏枝鳴率軍助宋,宋大夫濮說:「兵書上記載:『要先事於人,必須奪其心志 ;要後事勝人,必須待其衰竭。』現在吳軍剛到,我們應該趁他們兵疲馬倦、一切尚未安置妥當時,攻其不備啊!」烏枝鳴很贊同他的話,果然搶了先機,在鴻口把吳師打敗了。 補充相似詞:先發制人 實例我們一定要用強大的氣勢先聲奪人,把對方擊倒, 打個漂亮的一仗。 參考資料文化課教材(高級):先聲奪人(成語故事)
吉人天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因厭惡自己的兒子們,把他們全部驅逐,公子蘭投奔到晉國,而後跟隨晉文公攻伐鄭國。鄭國大夫石癸說:「我聽說姬姓與姞姓婚配,其子孫將昌盛。姞,就是吉人的意思,周朝先祖后稷的皇后便是姞姓,而公子蘭是姞妃的外甥,也必受上天庇佑而登上皇位,其後代也必將繁衍。我們如果先接納他為國君,可以獲得他的寵信。」所以石癸等人便共同迎接公子蘭回來,立他為君,即鄭穆公,並和晉國和談。 「天相」則見於《左傳.昭公四年》。春秋時,楚靈王遣椒舉為使,想請晉國協助邀集諸侯參加會盟,晉平公想拒絕,司馬侯勸他說:「不要這樣。楚王現在正放肆狂妄,上天或者先順著他,等他作惡多端後再加以懲罰,也或者讓他有善終,結果尚不可知。無論如何,晉...
招搖撞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樓夢.第一○六回》賈政聽說,心下著忙,道:「眾位聽見我的風聲怎樣?」眾人道:「我們雖沒聽見實據,只聞外面人說你在糧道任上怎麼叫門上家人要錢。」賈政聽了,便說道:「我是對得天的,從不敢起這要錢的念頭。只是奴才在外招搖撞騙,鬧出事來我就吃不住了。」眾人道:「如今怕也無益,只好將現在的管家們都嚴嚴的查一查,若有抗主的奴才,查出來嚴嚴的辦一辦。」賈政聽了點頭。
爾詐我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爾虞我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楚莊王率領大軍攻打宋國,包圍宋國的都城。雙方相持了幾個月,楚國一直無法攻下宋國。宋國城內糧食的供應也將近匱乏,又聽說楚國將要在宋國內建造房屋,打算長期屯兵,因此宋國人民都非常害怕。宋國因此派大夫華元進入楚營,請求退兵。華元在一天夜裡來到楚軍統帥子反的營帳中,威脅說:「我們宋國現在的情況,已經到了交換孩子來充飢,拿死人骨頭當柴火來煮飯的地步了,儘管如此,我們寧願戰死,也絕不接受城下之盟。如果楚國能退兵三十里,那宋國對於楚國將會唯命是聽。」子反聽了也很驚恐,只好和宋國簽訂盟約,同意退兵三十里。宋國和楚國因此講和,並以華元為人質,盟約中明白地寫著:...
解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科舉考試中稱鄉試第一名。[例]聽說她的曾祖父是前清的解元。
不識時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後漢書.卷三六.鄭范陳賈張列傳.張霸》載,東漢的張霸是一個很有才學的文人,他七歲時就能通曉《春秋》,博聞強記,學問過人,又能孝順父母,待人謙和,在當時的社會上獲得了良好的名聲。因此張霸被舉為孝廉,屢獲升遷,最後成為侍中。當時政權落入外戚鄧氏手中,虎賁中郎鄧騭(ㄓˋ)是鄧皇后的哥哥,地位顯赫,有權有勢,是眾人巴結討好的對象。鄧騭聽說了張霸的良好聲名,便想要與他結交,來提升自己的名望。但是張霸對鄧騭沒有好感,總是設法避開鄧騭,對他不理不睬。因此很多人都嘲笑張霸不知變通,以致失去一個升官發財的大好機會。後來「不識時務」被用來比喻不知利用時運以求通達;也用來形容不了解眼前狀況的愚魯態度。
魚游沸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叛,並將官員殺害,朝廷派兵征討十多年都無法剿滅。梁冀因此設計張綱到廣陵當官,讓他去送死。別的官吏一聽說要到廣陵,都要求加派兵馬維護安全,張綱卻輕車簡從上任。到了廣陵,張綱派人安撫當地居民,並慰問張嬰,讓張嬰感到十分驚訝,前去拜見張綱。張綱表示同情他作亂的原因,對他曉以大義,並保證投降後可以讓他們安居樂業。張嬰原本就是因地方官過於暴虐貪婪起而為亂,現在聽到張綱這麼說,感激涕零地說:「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復相聚偷生,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閒耳。」意思是指自己一個荒涼邊遠的人,受了委屈無法上訴朝廷,又不堪官員的欺凌,只好相聚起兵為亂,自知為烏合之眾,有如「魚遊釜中」,危在旦夕,現在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