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壞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局部組織壞死,呈黑色或灰褐色,並出現腐敗現象。多發生於四肢或內臟。
白蓮教起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源由2 經歷3 關鍵字4 出處 源由元末,政治腐敗,通貨膨脹,加上天災、饑饉、瘟疫流行,各地農民暴動頻頻發生。匯集這些小暴動而成大勢力的是秘密宗教組織─白蓮教。白蓮教據稱緣於南宋紗門茅子元的「白蓮菜」。白蓮教宣揚說:「天下大亂,彌勒下世,拯救眾生。」亦即以彌勒信仰為團結的核心,並以否定現世的彌勒下凡為救贖的基礎,身遭統治者的蹂躪的農民很容易接受,聲勢日大。其後白蓮教又加入了源自波斯的摩尼教(明教)因素,而於「彌勒下凡」之外加上了「明王出世」的觀念,認為此世有明暗兩種勢力,明是善,暗是惡,若彌勒下凡,明王出世,則明...
街談巷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街談巷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街談巷議」即大街小巷裡人們的談說議論,此語較早見於漢代張衡的〈西京賦〉。「西京」指的是西漢首都長安(今西安),〈西京賦〉即以長安為題材,描寫京城氣勢萬千的地理環境、富麗堂皇的建築和社會中各色人物的生活,也揭露了王公貴族的奢侈和腐敗。提及辯士形象時,文中有段話:「若其五縣遊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約略想見一群伶牙俐齒的辯士,就駐足在五陵街頭,高談闊論種種風流人物的興衰起落,並褒貶品評其善惡得失。後來「街談巷議」被用來指大街小巷中的談說議論,而且一般用於指稱民間的輿論,如: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序〉文中提到一句俗諺:「街談巷...
獨尊儒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背景2 內容與影響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背景回顧秦朝的統治,主要依據法家學說,賦役繁重,嚴刑峻罰,人民痛苦,十五年而亡國。漢初承大亂之後,滿目瘡痍,生產亟待恢復,人民亦須休息,主張清靜無為,垂拱而治的黃老學說自然最為流行。幾十年之後,武帝即位之時,糧倉裡的粟米多到放不下而腐敗,府庫裡的銅錢也多到難以計數,人民生活豐足,一片繁榮景象。加上封建勢力不復存在,朝廷完全控有天下,已經到了可以有所作為的時刻。法家的刑罰與黃老的無為顯然不再適合時代需求,不可能為軍臣所重,儒生高舉聖王治世的理想,強調禮樂教化的功效,對於年少...
喪天害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別稱。 (6) 阿:音ㄜ,偏袒。 (7) 廉:考察。 (8) 齷齪:音ㄨㄛˋ ㄔㄨㄛˋ,汙穢腐敗。 (9) 吮人癰痔:替人吸吮濃瘡,比喻逢迎巴結權貴。吮,音ㄕㄨㄣˇ。癰,音ㄩㄥ。痔,音ㄓˋ。
存亡絕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亡,生存或滅亡。絕續,斷絕或延續。「存亡絕續」形容情勢非常危急。如:「滿清末年政治腐敗,使中華民族面臨存亡絕續的緊要關頭。」《清史稿.卷四七三.列傳.張勳》:「況當此萬象虛耗,元氣垂竭,存亡絕續之交,朕臨深履薄,固不敢有樂為君,稍有縱逸。」
貫朽粟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錢糧很多,極為富足。語本《史記.卷三○.平準書》:「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也作「貫朽粟腐」、「貫朽粟紅」。
李寶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寶嘉是一位多產而卓有成就的作家,他雖然寄希望於封建統治者的“覺悟”和改良,但痛切地看到社會政治的腐敗,廣泛運用諷刺手法,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清末封建社會的黑暗現實,特別是對清末官場的種種罪惡行徑進行了有力的揭露與鞭撻,在晚清小說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魯迅說清末的譴責小說以“南亭亭長與我佛山人名最著”(《中國小說史略》)。他創作小說的目的在於揭露時弊,洗刷污濁,改進政治,推動社會進步。這是與他的社會改良主張一致的。他希望學習西方的文明與進步,但不贊成激進的改革,在他的書中,對慈禧亦有諛詞,頌揚李鴻章的外交,對帝國主義是庚...
充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充滿。《史記.卷三○.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求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敗或情勢不利的一方,請求對方止息紛爭,和平相處。[例]清末朝廷腐敗,對外戰爭屢次失利,到頭來總是割地求和了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