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2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六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名。宋朝蘇洵的代表作,原題六國,論字為後人所加。乃論戰國時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因賂秦而自取滅亡,以諷當時北宋賂敵人契丹的退怯政策。
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承繼王位的嫡長子。《漢書.卷三.高后紀》:「世世勿絕,嗣子各襲其功位。」《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尚氣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盛氣凌人」。見「盛氣凌人」條。01.宋.朱熹〈與長子受之書〉:「凡事謙恭,不得尚氣凌人,自取恥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憎恨、嫉妒。《新唐書.卷一四五.竇參傳》:「通玄等特以東宮恩舊進,昵而不禮,見贄驟擢,頗媢恨。」宋.無名氏《梅妃傳》:「或非命,均其媢忌自取。」
師心自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固若是芒1>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夫隨其成心2>而師3>之,誰獨且無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適越4>而昔至也。是以無有為有。無有為有,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 〔注解〕 (1) 芒:通「茫」,不了解、一無所知。 (2) 成心:成見,即對人事存有主觀之見。 (3) 師:效法、採用。 (4) 越:意當指「越國」。
從善若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去攻打蔡國,已經是不義之戰了,現在還觸怒楚國,真打起來一定贏不了。就算贏了,也不是件光榮的事,反而自取其辱,不如退兵吧!」欒書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因此決定撤軍。這種能接受部屬提出好意見的處事態度,在《左傳.成公八年》就提到說,晉軍得以屢獲戰功,多在於欒書能聽從知莊子等三人的建議,另如能擄獲沈國國君揖初也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因此對於欒書攻打沈國獲勝的這件事,就有君子評論說:「從善如流,宜哉!」意思是說聽從好的、正確的意見,是最適當的行為。典源又見《左傳.昭公十三年》。「從善如流」的故事在此處則是表述楚國的公子比不得民心,也不像齊桓公那樣重用人才,聽從正確的意見,因此無法得到王位。後來,「從善如流」...
剷草除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物及俘虜。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因為陳桓公沒有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周朝大夫周任曾說:「治理國家的,看到惡人惡事,就要像農民剷除田裡的雜草一樣,直接將聚生的雜草連根拔起,不讓它有再生的機會,這樣除去惡的,善的才能發揚。後來「斬草除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除去禍根,不留後患。」
緩步代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步當車」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齊策四》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聞君子之言,乃今聞細人之行,願請受為弟子。且顏先生與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顏斶辭去曰:「夫玉生於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1>願得歸,晚食以當肉2>,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3>以自虞4>。制言者王也,盡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備矣,願得賜歸,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則再拜而辭去也。 〔注解〕 (1) 斶:音ㄔㄨˋ。顏斶,戰國時齊國處士,生卒年不詳。性恬淡,不好富貴,齊宣王欲寵之,斶拒而不受。 ...
自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求上進,自我捨棄。如:「自暴自棄」。《孟子.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清.張爾岐〈辨志〉:「故人之漫無所志,安居飽食而已者,自棄者也。」
行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人乞討。《管子.輕重己》:「食如言而勿遺,多者為功,寡者為罪,是以路無行乞者也。路有行乞者,則相之罪也。」《呂氏春秋.慎大覽.報更》:「臣宦於絳,歸而糧絕,羞行乞而憎自取,故主於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