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6.82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細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可歸納為山、山脊、山谷,鞍部及盆地(或窪地)等五種基本形狀。此五種基本形狀及其變形地如崩土、雨裂、散岩、露岩、斷岩、流沙、流岩以及人工構築之坡坎、土堤、護岸、泥埧等稱為地細部。
暈渲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用地暈渲法製作之地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外表、面。《文選.潘岳.射雉賦》:「昔賈氏之如皋,始解顏於一箭,醜夫為之改,憾妻為之釋懷。」
形態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表面形態系統可明確定義,加以分類,經調查研究後,使用統一圖例(地表形態按地形形成過程予以分類)編製而成地形態圖。對於景觀規劃利用與地理環境認知,均有重要參考價值;主要可提供:製圖區域地形認識、各項專題地形分析之運用、地形分佈與特性之製圖表現等。比例尺一般為1/25,000~1/50,000,少數研究地區可為1/100,000。
浮雕式地表示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合色彩明暗與線條粗細之等高線以增顯立體感之地表示法,為光影等高線法之一種。此為日本田中吉郎(1939年)設計,所繪之地由明到暗逐漸過渡,明暗反差較大,較為自然,且具有良好之立體效果。有浮雕水平曲線圖法、浮雕暈滃圖法、浮雕分層設色暈滃圖法等。見光影等高線。
彩色暈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合暈渲與分層設色法,以表現地起伏之立體視覺效果。見暈渲、分層設色。
光影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光線照射起伏的地後所產生的陰影,造成明暗對比,產生立體感以表示地的方法之總稱。依光線的方向有單一光源或多光源;依照射角有直照與斜照之別,後者一般採西北斜照。見光影等高線。
類型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地形態與成因類型之主題地圖,又稱普通地圖。為編製地區劃圖和其他地圖之基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好。《詩經.陳風.澤陂》:「有美一人,碩大且卷。」漢.毛亨.傳:「卷,好。」
大相逕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彼此截然不同,相差甚遠。[例]這對孿生兄弟,面酷似,處事的態度卻大相逕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