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8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放虎歸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陵、桂陽三郡。但三郡不久被劉備所得,諸葛亮勸劉巴歸附劉備,劉巴說:「我受命而來,不成當還,理應如此。足下又有什麼可說的呢?」 後來劉巴入蜀,益州牧劉璋見了劉巴,驚喜不已,每有大事就來詢問他。後來劉璋派法正去迎接劉備入蜀,劉巴勸諫說:「劉備是個英雄人物,入蜀必為害,不可請他來。」既入,劉巴又勸諫說:「如果派劉備去討伐張魯,是放虎於山林。」劉璋不聽。後來蜀地盡為劉備所得。 解釋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 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開門揖盜 相反詞斬草除根、除惡務盡 例句你不將犯人繩之以法,反而放虎歸山,危害市民,實在有違警察之...
抗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相敵,不相上下。《史記.卷九七.陸賈傳》:「今足下反天性,棄冠帶,欲以區區之越與天子抗衡為敵國,禍且及身矣。」《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
敘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談論舊誼。《南齊書.卷三七.劉悛傳》:「世祖自尋陽還,遇悛於舟渚閒,歡宴敘舊,停十餘日乃下。」《三國演義》第四五回:「吾久別足下,特來敘舊,奈何疑我作說客也?」
出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出面效力。《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臧洪傳.呂布》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足下鼠竄壽春,無出頭者。」《文明小史》第三三回:「聽說大老爺怕的是馮主事,不敢出頭。」
不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才,自謙之詞。《左傳.成公十三年》:「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諸侯退矣。」《戰國策.燕策二》:「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順左右之心,恐抵斧質之罪,以傷先王之明,而又害於足下之義故遁逃奔趙。」
文不對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忍釋手3>,恭繕4>試卷,以誌5>欽佩,即文不對題,不過被黜6>而已,亦所甘心。」蘭陔曰:「我累足下矣,奈何!奈何!」遂別去,逢相識者告之,一時傳作新聞。是夜試題出,果對。 〔注解〕 (1) 未幾:不久。 (2) 蘭陔:吳蘭陔,清朝人,生卒年不詳。時文中之名手,落筆高古,但屢次應試不中,功名之念甚切。 (3) 不忍釋手:心中割捨不下。見「不忍釋手」。 (4) 繕:音ㄕㄢˋ,謄寫。 (5) 誌:表示。 (6) 黜:音ㄔㄨˋ,摒棄。
事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處事的道理及人情事故。《晉書.卷四四.列傳.鄭袤》:「其人好謀而不達事情,自昔建勛幽州,志望無限。」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舊知吾潦倒麤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賢能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長毛。《列子.湯問》:「昌以氂懸蝨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閒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後漢書.卷一七.岑彭傳》:「狗吠不驚,足下生氂。」
孤詣苦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苦心孤詣」。見「苦心孤詣」條。01.清.譚嗣同《譚嗣同全集.書簡.致劉淞芙》:「惟覺足下行數千里,費數千金,孤詣苦心,不計甘苦,在寒士中可謂絕無僅有,總期事必有成,乃不負耳。」 
跳繩的跳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前後擺振: 就是將繩子在身體前後擺動。5.前迴旋:把置在體後方的繩子,迴旋繞過上方,至體前經兩足下方。6.後迴旋:就是前迴旋的逆轉。7.側迴旋:單手在身體前方,將另一手伸在 身體後方,而將繩由側面向另一側面迴旋。8.水平迴旋:單手執繩,手臂下垂,身體前屈,把繩由地面成平行由左向右迴旋。二、長繩的方向迴旋法1.左右振:兩人擺振長繩,跳躍者由任何一面跳入。2.內迴旋:又稱順迴旋,兩人擺振長繩,跳躍者向跳繩順迴旋向跳入。3.外迴避:兩人擺振長繩,跳躍者面向繩子逆迴旋的方向跳入。4.側迴旋:兩人擺振長繩,跳躍者對其中一人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