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27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逢人說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人項斯未聞名前,以詩謁見國子祭酒楊敬之,敬之愛項斯之才,逢人就讚揚他。見宋.尤袤《全唐詩話.卷四.項斯》。比喻稱揚人善。唐.楊敬之〈贈項斯〉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後比喻到處替人遊說或替人講情。清.徐枋《居易堂集》:「若足下貿貿然逢人說項,是愛我者害我,譽我者毀我也。」
抱頭鼠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蒯通知天下權在信,欲說信令背漢,乃先微感信曰:……當今之時,兩主縣命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臣願披心腹,墮肝膽,效愚忠,恐足下不能用也。方今為足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勢莫敢先動。……信1>曰:「漢遇我厚,吾豈可見利而背恩乎!」通曰:「始常山王2>、成安君3>故相與為刎頸之交4>,及爭張黶、陳釋之事5>,常山王奉6>頭鼠竄,以歸漢王。借兵東下,戰於鄗北,成安君死於泜水之南,頭足異處。此二人相與,天下之至驩也,而卒相滅亡者,何也?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難測也。今足下行忠信以交於漢王,必不能固於二君之相與也,而事多大於張黶、陳釋之事者,...
以身試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以身試禍注音︰|ˇ ㄕㄣ ㄕˋ ㄏㄨㄛˋ漢語拼音︰yǐ shēn shì huò釋義︰猶「以身試法」。見「以身試法」條。 01.《三國志.卷六.魏書.董二袁劉傳.袁術》:「以為足下當勠力同心,匡翼漢室。而陰謀不軌,以身試禍,豈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參考詞語︰以身試險注音︰|ˇ ㄕㄣ ㄕˋ ㄒ|ㄢˇ漢語拼音︰yǐ shēn shì xiǎn釋義︰猶「以身試法」。見「以身試法」條。 01.《歧路燈.第九三回》:「向來搜檢夾帶,每每從寬。因其急于功名,以身試險,情尚可宥,遂以誣帶字紙,照例挾出為詞,是亦未嘗不存忠厚也。至于槍手,則斷不能容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腳掌。《說文解字.足部》:「跖,足下也。」清.段玉裁.注:「今所謂腳掌也。」唐.韓愈〈祭河南張員外文〉:「夜息南山,同臥一席;守隸防夫,觝頂交跖。」
風馬牛不相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劉克莊〈答南雄翁教授書〉:「人情喜面諛,雖至親骨肉間,猶有隱情,足下於僕風馬牛不相及,而意氣傾攻,倒瑕指疵,慨然以訂頑砭愚自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晉升。《漢書.卷八一.張禹傳》:「由是遷光祿大夫。」《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間聞足下遷,惕然不喜。」
問道於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求道於盲注音︰ㄑ|ㄡˊ ㄉㄠˋ ㄩˊ ㄇㄤˊ漢語拼音︰qiú dào yú máng釋義︰猶「問道於盲」。見「問道於盲」條。 01.唐.韓愈〈答陳生書〉:「足下求速化之術,不於其人,乃以訪愈,是所謂借聽於聾,求道於盲,雖其請之勤勤,教之云云,未有見其得者也。」(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誇張。《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今足下不稱楚王之德厚,而盛推雲夢以為高,奢言淫樂而顯侈靡。」
左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左方與右方。《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列傳》:「卓膂力過人,雙帶兩鞬,左右馳射,為羌胡所畏。」《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大門過去,一個大天井。又幾十層高坡上去,三座門。進去一座丹墀。左右兩廊,奉著從祀歷代先賢神位。」
2.附近。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顧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頹基焉。」《文明小史》第三四回:「他左右一看沒人,提起長衫,奮身一躍而過。」
3.稱跟從的侍者為「左右」。《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三國演義》第三回:「至嘉德殿門,張讓、段珪迎出,左右圍住,進大驚。」
4.書札中常用的稱謂敬辭,不直言對方本人,而稱其侍者,以示尊敬。《史記.卷七○.張儀列傳》:「是故不敢慝意隱情,先以聞於左右。」《戰國策.燕策二》:「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順左右之心。」
5.幫助、輔助。《詩經.商頌.長發》:「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唐.劉禹錫〈唐故中書侍郎平章事韋公集紀〉:「以公用經術左右先帝五年,稔聞其德。」
6.控制、指揮。《國語.越語上》:「寡君帥越國之眾,以從君之師徒,唯君左右之。」
7.背離,有二心。《後漢書.卷二九.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郅惲》:「惲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輕天下也。」
8.反正。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小娘子,左右這裡無人,我央及你咱。」《水滸傳》第六二回:「左右是死,索性說了。」
9.上下、光景。多放在數量詞後,表示約略之數。漢.王充《論衡.齊世》:「語稱上世之人侗長佼好,堅彊老壽,百歲左右。」《董西廂》卷五:「我眼巴巴的盼今宵,還二更左右不來到。」
潦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得志、失意。如:「要不是年輕時太過放蕩,現今的他怎會這般窮困潦倒?」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舊知吾潦倒麤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賢能也。」唐.杜甫〈登高〉詩:「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