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史氏富山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氏角吻鰕虎(Flabelligobius smithi)為同種異名。
|
長棘櫛眼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10~11 (通常11)。臀鰭:Ⅰ, 10~11 (通常11)。胸鰭:18~20。縱列鱗 47~51。體延長,前呈圓筒型,後側扁。標準體長為魚體高的4.3~5.2倍;為頭長的2.95~3.15倍。第一背鰭較第二背鰭高,第一、二鰭棘非常延長,長度長於頭長,標準體長為棘長的2倍。尾鰭圓形,與頭長約等長。兩腹鰭癒合成一碟狀,末端只延長至肛門位置。頭、體呈淺棕色,背部色較深,體側散具若干個不規則小橘斑,頭部亦具一些橘色小斑點,頰部下方有2個較大斑塊。(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
斑鰭紡錘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雙帶縞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馬都拉叉牙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1背鰭:Ⅵ;第2背鰭:Ⅰ/ 22;臀鰭:Ⅰ/ 22;胸鰭:22。縱列鱗 50~54;橫列鱗12~13;背鰭前鱗22~23。體延長,前部呈亞圓形,後部側扁。背、腹緣線皆頗為平直,尾柄短而高。吻背側頗為圓鈍。眼小,上側位,眼間隔狹小。口裂大。近乎水平狀,口裂延伸至前鰓蓋的後部;上頜前方齒直立,鈍尖,犬齒狀,每側14-17顆;下頜齒平臥,齒尖分叉,每側24-26顆。唇薄。鰓裂中大。體被有中小型的圓鱗,頭部、背前區亦被鱗,頦部、喉部、頰部及胸鰭基部均具鱗。第一背鰭以第2、3鰭棘較長;第二背鰭低而基底較長;尾鰭為尖矛形。體呈淡灰色;背側有5-6個不規則的褐色斑塊,體側中央約有5個暗色橢圓型的縱斑。頭及...
|
羅氏珊瑚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7~ 9 (通常是8);臀鰭:Ⅰ, 7~9;胸鰭:13~17 (通常是14或15),胸鰭上端前3或4根與下端倒數2或3根鰭條不游離分枝,其餘接分枝。縱列鱗 33~53 (平均47)。身體細長,標準體長為魚體高的5.6~9.5倍。頭寬與頭高約相等;吻長等於或稍短於眼徑長。口大,上下頜約等長;下頜兩側中部的外列齒,各為1-2顆大型犬齒。眼間隔狹窄,約為眼徑的1/3,有2個感覺孔,感覺孔連續,不中斷。腹鰭短,相連癒合成吸盤狀,末端不會延伸至肛門。體色淺粉紅色而透明,可見到體內部具深紅色三角形斑塊,各斑塊向上方延伸達背面,形成紅色斑點。體側下半部粉紅色。上唇及吻部紅色。各...
|
德瓦頜鱗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之模式標本採自菲律賓,但以損毀,新模則採自台灣墾丁地區。
|
暗縞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斑櫛眼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11~12。臀鰭:Ⅰ, 11。胸鰭:18~19。縱列鱗 52~56。背鰭前鱗0。體延長,前呈圓筒型,後側扁。標準體長為魚體高的4.5~5.2倍;為頭長的3.0~3.3倍。第一背鰭較第二背鰭高,鰭棘不特別延長如絲,長度短於頭長,標準體長為棘長的4.0~4.6倍;尾鰭圓形,與頭長約等長;兩腹鰭癒合,但基部無膜蓋,故不形成吸盤狀,末端可延長至肛門位置。體呈白色至灰色,體側有4條由橘色小斑組成的縱列斑紋,第三條的斑點最大,也比較長。在頰部與鰓蓋上有兩條斷裂的橘色弧形斜斑,有時斜斑會有藍線邊緣;吻背無V型條紋;眼睛之後至背鰭起點亦有點狀斑紋。胸鰭具有白色條紋。西昔爾櫛鰕虎(...
|
橫帶鋸鱗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