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7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鳥蟲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體名。是春秋戰國到兩漢期間,通行於長江中下游吳、楚、宋、越等地區的美術字體。此種字體是在篆書結構的基礎上,加上鳥蟲形體的紋飾,因而得名。最初純屬裝飾,多鑄刻於兵器、樂器及酒器銘文,後由於此種字體的筆畫盤旋屈曲,花樣繁多,不易作偽,所以漸用於書寫旗幟及符信,後也用於璽印、帶鉤等題名。傳世有吳王子于戈、楚王酓璋戈、宋公欒戈、越王踐劍等器。
對聯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對偶的文,分為上聯和下聯,通常張貼、懸掛或刻在門、廳堂和柱子上。依性質的不同,可分春聯、門聯、楹聯、壽聯和輓聯等。《老殘遊記》第十七回:「牆上卻挂了一副大紅對聯,上寫著: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生註定事莫錯過姻緣。」
逼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逼迫。元.曾瑞〈一枝花.銀箏暗麝塵套.梁州〉曲:「見別人有破綻著冷兒填扎,見別人生科泛著笑話兒逼匝。」元.喬吉〈朝天子.暖烘〉曲:「暖烘,醉容,逼匝的芳心動。」也作「逼拶」。
通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投交名帖求見。古時將姓名寫在木片或竹片上,拜訪他人時,投遞之以表示自己的身分,一如現今名片。《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乃紿為謁」下唐.司馬貞.索隱:「謁謂以札書姓名,若今之通刺,而兼載錢穀也。」唐.李商隱〈為同州張評事謝聘錢啟〉:「辦裝無闕,通刺有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劍套、裹劍的繒帛。《玉篇.衣部》:「襓,劍衣。」《禮記.少儀》「加夫橈與劍焉」下唐.孔穎達.正義:「襓字從衣當以繒帛為之。」
磨磚砌的喉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又光又溜。磨磚,一種表面光滑的磚塊。全比喻人吃飯速度很快,一吞即下。《西遊記》第四七回:「那小的們,又端了碗,盛一碗遞與八戒。獃子幌一幌,又丟下口去就了了。眾僮僕見了道:『爺爺呀!你是磨磚砌的喉嚨,著實又光又溜。』」
法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法則及警戒。《書經.君奭》「今汝永念,則有固命」下漢.孔安國.傳:「今汝長念,平至者,安治,反是者,滅亡,以為法戒。」
八法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學習書法時用筆的八要訣。指學習楷書用筆的「永字八法」。「八法」的流傳,是將「永字」的八個筆畫,擴大成楷書基本技法的極則。一曰側,即點;二曰勒,即橫;三曰弩,即豎;四曰趯,即勾;五曰策,即仰橫;六曰掠,即撇;七曰啄,即斜撇;八曰磔,即捺。其實它並不能涵蓋所有楷書筆畫,如斜勾、弧勾、辵旁、右彎勾、烈火點等均不在此中。
顛之倒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亂擺布。《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俗語有兩道得好:『命若窮,掘得黃金化作銅,命若富,拾著白紙變成布。』總來只聽掌命司顛之倒之。」
鐵片大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起源於山東省的大鼓書。樂器除書鼓外,另用兩枚農具犁鏵擊拍,後改用鐵綽板,並以三弦、四胡伴奏。一人演唱或二人對唱,二三人伴󱎑。唱詞為七字和十字,有說有唱。曲調纏綿婉轉。也稱為「梨花大鼓」、「犁鏵大鼓」、「鐵板大鼓」、「山東大鼓」。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