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6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卑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讓、退讓。《左傳.文公元年》:「、信,卑讓之道也。」
不搭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況不妙。《精岳傳》第六二回:「馮看來不搭對,便道:『張掌家息怒,我們不過奉公差遣,只要有人進京去便罷了;難道有什麼冤仇麼?』」
碧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國犧牲,死後得不到屍體,乃得血而葬,稱為「碧葬」。清.褚人獲《堅瓠廣集.卷五.碧葬》:「新都殷司徒家,掘地得古塚。塚磚長五寸許,皆有字,云:『歙東蕭司馬碧葬』。不知碧葬之義,以問汪伯玉。伯玉云:『凡死而不得屍者,得血以葬,曰:「碧葬」。本弘血化碧之義。』」
臺灣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土產的狗種。體型不大,警覺犀利。以心、強悍的特性著名於世。
劈腳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緊接著、尾隨著。《精岳傳》第五回:「張顯答應回去。劈腳跟王貴走將進來叫道:『先生,請看學生穿著何如?』」
打攢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圍毆。《精岳傳》第三回:「七八個小廝,一齊上前打攢盤,卻被岳飛兩手一拉,推倒了三四個,趁空脫身便走。」
臺北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立大學之一。前身為民國元年日本臺灣總督府於臺北設立的「民政局學務部附屬工業講習所」。後經改制改名,曾於七十年改為「國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再於八十六年改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現址位於臺北市大安區。
納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納歸順的人。《三國演義》第二回:「昔高祖之得天下,蓋為能招降納順;公何拒韓耶?」
帶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帶和笏板,為文官的裝束。《宋史.卷三六四.韓世傳》:「授太尉,賜帶笏,仍敕樞密以功頒示內外諸將。」
丟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拋棄、撇開。明.姚茂良《精記》第二二齣:「收拾了凌雲豪氣,丟撇了十年功績。」《喻世明言.卷三八.任孝子烈性為神》:「只見車馬往來,人如聚蟻,周得在人叢中丟撇了兩個弟兄,潮也不看,一逕投到牛皮街那任珪家中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