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590.7368 ms
共 22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灰尾鸚哥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略側扁。初期頭部輪廓呈平滑的弧型,隨著成長其吻部增長,使吻之背側呈平直狀。後鼻孔並不明顯的大於前鼻孔。齒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齒板幾被上唇所覆蓋;齒板具1-2個犬齒;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齒狀之咽頭齒。背鰭前中線鱗約4;頰鱗3列,上列為6-7鱗;中列為6鱗;下列為1-2鱗。胸鰭具15軟條。幼魚時尾鰭截形,初期階段(IP, Initial phase)的魚雙截形,終期階段(TP, Terminal phase)的雄魚則略微新月狀。IP期的雌魚體色褐粉紅色至玫瑰紅色;喉部與胸部綠色,有綠色的斑紋向後延伸越過腹部;尾鰭的裸露部份為黑色,上下葉具有橘色紋,另有一個寬的淡白色後緣。TP期的雄魚體背側粉紅...
|
黑尾史氏三鰭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形小,圓柱狀。上頜向後延伸至眼前半部下方;上下頜齒小,外列齒較大;眼眶上緣皮膜與鼻瓣膜均細長,無鋸齒緣。腹部完全被鱗,或至少一半部位以止;側線不連續,分為前後二段,前段側線為孔鱗,孔鱗側線不陡降,末端位於第二背鰭末端;後段側線為缺刻鱗,缺刻側線鱗從孔鱗側線末端起延伸至尾柄。D. III+XVII+12;A. II+26;P. iii+6+vii; L.l. 29+18;背鰭分成三枚;臀鰭棘II;胸鰭末端僅達側線孔鱗中部。頭部及體側散布橘紅斑點,吻上端具淺藍斑紋,鰓蓋上亦有兩條淺藍弧形;尾鰭黑色;雄魚之橘紅斑點擴散,或形成橫帶,且頭部至胸鰭基部前呈黑色。
|
莎草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斑於葉片或葉鞘上可見,初期呈不明顯黃化,後期擴大並轉為淺褐色,略成橢圓形,長2-10 mm。產孢於葉上下表皆可見。子座由數個褐色細胞組成,與氣孔大小相近。分生孢子梗3-15隻成散束,淺黃色,近頂端漸淺,寬度不均一,頂端大多較寬,基部筆直,頂端有1-3個膝狀彎曲,隔膜數1-4個,尖端圓錐形並常可見發育初期之分生孢子,40-90 × 4-6 μm,分生孢子痕寬1-1.5 μm,顯著加深。分生孢子透明無色,倒棍棒狀或針形,筆直或些微彎曲,多隔膜但不明顯,頂端略尖或略鈍,基部略有截形,並有明顯加深之臍,40-120 × 3-4 μm。
|
飛機草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近圓環形,散生,灰褐色,邊緣深褐色,直徑約2-5 mm。產孢於上下葉表皆可見,但多半於葉上表。子座無或僅由數個褐色細胞構成。分生孢子梗單生或2-7隻成束,棕色偏淺,多隔膜,不分支,筆直或些許彎曲,帶有1-7個輕微膝狀彎曲,近頂端漸淺,頂端略成截形,30-300 × 4-6 μm;分生孢子痕顯著加深。分生孢子針狀到倒棍棒狀,透明無色,頂端銳尖,基部有截形並加深之臍,40-120 × 2-4 μm。
|
蝶豆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圓形或近圓形,寬1-5 mm,褐色到黑色,後期中央轉灰,豆莢上之病與葉部類似。產孢於上下葉表皆可見,但大多於上葉表。子座無或小。分生孢子3-12隻成散束,淺橄欖褐色,有隔膜,不分支,有0-3個膝狀彎曲,頂端鈍或略成截形,20-100 x 3.5-6 μm。分生孢子透明無色,針狀,筆直或略彎,多隔膜但不明顯,頂端略鈍,基部有截形,20-120 x 2-4 μm。
|
百日草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圓形至角斑形,寬0.5-8 mm,最初褐色,後期漸灰或白色並有深褐色或紫紅色之邊緣。產孢於上下葉表,但主要於上葉表。子座無或僅由數個深褐色細胞構成。分生孢子梗2-20隻成束,稍淺或稍深之橄欖褐色,近頂端漸窄及漸淺,多隔膜,不分支,筆直或有膝狀彎曲,尖端略有截形,10-120 × 4-6 μm。分生孢子透明無色,針形或反棍棒形,筆直或略彎,多隔膜但不明顯,頂端尖或略尖,基部有截形或略有截形,20-140 × 2-4 μm。
|
番荔枝生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近圓形至不規則形,1–8毫米寬,深褐色到幾乎黑色,上下葉表病徵相似。產孢主要出現於葉片下表面。具有外部菌絲,但數量不多,菌絲平鋪,側邊產生短的二次分生孢子梗。子座近球形或不規則形,20–40微米寬,黑褐色。分生孢子梗密集叢生,半透明至淺橄欖色,筆直至稍彎曲,不分枝,0–1個隔膜,無膝狀彎曲,頂端圓錐形,5–20×2–3.5微米,分生孢子痕不加厚。分生孢子半透明至淺橄欖色,狹長的倒棍棒狀,多為線狀,筆直或稍彎曲,3–7個隔膜,頂端細尖或微尖,基部短圓錐狀,20–75×2.5–3微米;孢子痕未增厚。
|
艾納香葉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病斑或於葉片上表面產生不明顯的黃化病徵。於葉片下表皮產孢形成煤煙狀,7–8毫米寬的圓形或角形病斑。無二次菌絲。無子座。分生孢子梗稀疏至密集成束,略呈褐色,頂端灰白,寬度不均,少有分枝或膝狀彎曲,筆直或呈現多種彎曲,隔膜處有時隘縮,40– 200×4–5.5微米,孢子痕不明顯。分生孢子半透明至淺橄欖或褐色,圓筒狀至倒棍棒狀,筆直或略呈彎曲,3–8個隔膜,隔膜處有時隘縮,頂端稍鈍或圓形,基部倒圓錐形地截狀,30–80×4–6微米,孢子痕未增厚。
|
山馬茶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圓形,寬3–10毫米,灰白至棕褐色,具有狹窄的邊界且外圍黃暈。經常形成穿孔病徵。上下葉表皆會產孢。子座球形至長形,暗褐色,突出狀,寬20–50微米。分生孢子梗密集成束,淡橄欖棕色,寬度均勻,彎曲,偶有膝狀彎曲,少有分枝或隔膜,頂端錐狀圓形或近截形,10–45×2–4微米;分生孢子痕不明顯。分生孢子圓筒倒棍棒狀至倒棍棒狀,筆直或稍彎曲,淺橄欖色褐色,4–10個隔膜,頂端錐形至倒圓錐鈍狀,基部倒圓錐形截形,30–90×3–4.5微米; 孢子痕未增厚。
|
白波紋突尾尺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展翅長約 24-30mm;雄蟲觸角櫛齒狀,雌蟲者絲狀;體軀與雙翅青綠色;前翅外緣微向外彎,頂角尖,外緣微向外彎,前中線與後中線波曲狀,分別於外側與基側參暗綠色暈,翅身中段具有一暗綠色圓斑;後翅具短尾突,外緣向外彎,端室斑呈暗綠色小斑,後中線色調紋路同前翅者。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