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淺黑燈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側扁,部細長。頭中等大,長形。吻短,前端突出。眼小;眼球後部虹膜無新月形發光組織。口頗大,上頜骨狹長而延伸至前鰓蓋後緣,末端不擴大;上下頜具數列細小齒,上頜骨前緣無擴大的齒區,鋤骨及腭骨具齒帶。體被弱圓鱗,易脫落;側線平直。背鰭單一,位於體中部,具軟條13-15(通常為14),後部另具一脂鰭;臀鰭基底略等長於背鰭基底,具軟條14-15(通常為14);鰭叉形,鰭副鰭條堅硬,呈棘狀。各部位之發光器位置於下:鼻部背位發光器(Dn)無;鼻部腹位發光器(Vn)小而圓形;鰓蓋位發光器(Op)2個,位於前鰓蓋後緣下方,Op1明顯較Op2小,均在眼眶下緣縱線之上;鰓被架位發光器(Br)3個;胸鰭...
密線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VI-VII棘及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鰭近截形或內凹,成魚時上下葉延長如絲。體藍灰色,頭部及體前部密佈黃褐色斑點,體側後半則形成縱紋。
梭地擬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橢圓形,稍側偏;標準體長約為體高之2.3-2.5倍。兩眼間隔顯著突出。眼前方無溝槽。下頜略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前緣的下方;上頜骨無鱗。上下頜骨具帶狀齒,外列齒擴大,前方數齒呈犬齒狀;鋤骨具齒。體被中小型櫛鱗,背鰭及臀鰭上均裸露無鱗;側線完全且呈弧形,側線鱗數68-73。背鰭硬軟鰭條間無深刻;背鰭與臀鰭最末之軟條皆不延長而較前方鰭條短;背鰭硬棘X,軟條9-10;臀鰭硬棘III,軟條8;胸鰭長約等於頭長;鰭深叉形。體一致呈暗紫褐色,腹部較淡色。背鰭、臀鰭、胸鰭及鰭紫褐色;鰭後緣淡紅色;腹鰭淡褐色。依據 Nelson(1994)將其置於笛鯛(Lutjanidae)科中的擬烏冬...
白線鬃單棘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倍;頭背部凹入,柄短而高。口小,前位。鰓孔小,側位,稍傾斜。鱗片小,長形,具一列向後倒之棘。恥骨特化鱗三對,大且具許多強棘,可活動。第I背鰭棘強壯,在眼後半部上方,棘側各具一列明顯強棘;腹鰭膜中庸;鰭圓截形。體色多變,黃綠色至灰綠色,頭部及體側散布一些白色線紋,體側中央或具一延伸至鰭之暗色縱紋;背鰭棘具數條暗色平行線;鰭上下葉之前部各具3細而短之縱紋,後半則有2條橫紋。
顆粒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爲錐形,拱起,前端大於後端,鼓脹,厚重。殼體周緣圍繞脊稜。前緣粗大突起,有寬廣的內緣面。後板三角形,撅咀狀突出,有鋸齒。殼表有一條大橫梁由後背緣伸向前下方。橫梁的後末端與一條粗大的縱柱相接。橫梁的上下空間粗糙。眼晶體顯著的突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uscicapa ferruginea
體長12~13公分,喙及腳為鉛灰色。整個頭部至頸部為石板灰色,有一明顯的眼圈白色,背部為橄欖栗褐色,腰及上覆羽為栗紅色。喉為污白色,胸至腹側為黃褐至紅褐色,腹部中央為白色。飛羽的羽緣為紅棕色,雌雄羽色相同,亞成鳥羽色較淡,且頭部及背部佈滿淡色的斑點,胸前有褐色鱗斑。
分布於亞洲南部及東南部,包括尼泊爾、印度北部、中國南部、台灣,冬季會遷移至緯度較低的地區。
棲息於針葉林、闊葉林及混合林的中上層,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停棲在視野廣闊之枝頭上,以定點補食的方式補食,以昆蟲為主要的食物。叫聲為「tsi-tsi-」之輕細叫聲。繁殖期約3~7月,各地有些微差異,巢為細緻的杯狀,築於離地3~15公尺高的樹枝或小樹叉上,每窩產2~3枚卵,卵為淡綠色,於鈍端上有淡紅色的斑點。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鶲科(Family Muscicapidae)
牛膝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不明顯或不規則,於葉上表呈鐵銹色,有時有不明顯的深色或淡黃色邊緣,可達6 mm寬。產孢於葉下表,疏散,深色。無子座。分生孢子梗單生或2-6隻成束,淺到微深棕色,顏色一致,寬不勻,有時有分支,多隔膜,有0-7個膝狀曲折,每一曲折處有中等大小(約2-2.5 μm寬)、加深之分生孢子痕,40-250 × 4-5.5 μm。分生孢子透明無色、針狀,較短之孢子呈圓柱形,筆直或些許彎曲,多隔膜但不明顯,頂端略尖或稍鈍,底部有截形並加深之臍,40-180 × 3-5 μm。
蜀葵生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不明顯無,產孢於上下葉表皆可見,散佈,毛狀,深灰色,分佈於受葉脈限制之不規則或角形區域,直徑約0.5 - 3 mm,有時相互癒合。菌絲纏據於組織內部,極淺之橄欖色,有隔膜及分支,表面平滑,寬3 - 4.5 µm。子座無或不明顯。分生孢子梗2 – 32隻成束,著生於子座之上,不分支,筆直,圓柱形,隔膜數1 – 12個,有0 – 3個膝狀彎曲,橄欖色,近頂端漸淺,表面平滑,頂生或側生之分生孢子痕加深為深褐色(直徑3 – 3.5 µm),35-440 x 5-6.5-(7) µm。分生孢子線形,透明無色,筆直或些微彎曲,隔膜數3-12個,表面光滑無隘縮,頂端鈍圓,基部圓柱形(不會成錐形)且有截形...
秋海棠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圓形,直徑1.5-4 mm或可至 8 mm,褐色並有褪綠邊緣,有時有輪紋,偶見穿孔。產孢於上下葉表。子座無或僅有數個褐色細胞。分生孢子梗單生或2-6隻成束,淺或非常淺褐色,近頂端漸淺且漸窄,無分支,筆直或有膝狀彎曲,有隔膜,頂端有截形, 20-200 × 3-5 μm;分生孢子痕顯著加深。分生孢子透明,針狀,筆直或有些許彎曲,多隔膜但不明顯,頂端銳尖,基部有截形及顯著加深之臍, 50-300 × 2-3.5 μm。
艾納香葉假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病斑或於葉片上表面產生不明顯的黃化病徵。於葉片下表皮產孢形成煤煙狀,7–8毫米寬的圓形或角形病斑。無二次菌絲。無子座。分生孢子梗稀疏至密集成束,略呈褐色,頂端灰白,寬度不均,少有分枝或膝狀彎曲,筆直或呈現多種彎曲,隔膜處有時隘縮,40– 200×4–5.5微米,孢子痕不明顯。分生孢子半透明至淺橄欖或褐色,圓筒狀至倒棍棒狀,筆直或略呈彎曲,3–8個隔膜,隔膜處有時隘縮,頂端稍鈍或圓形,基部倒圓錐形地截狀,30–80×4–6微米,孢子痕未增厚。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