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溺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以為世人皆沉溺於情欲之中,故稱世途為「溺途」。唐.吳筠〈神仙可學論〉:「拔陷區,出溺途,碎禍車,福輿,始可與涉神仙之律矣。」
駑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駑馬、鉛刀。比喻才能平凡庸拙。唐.張九齡〈郡城南樓〉詩:「駑鉛雖自勉,倉廩素非實。」
脫白換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去白衣,穿上綠袍。形容書生應舉科。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一折:「今日纔得文章濟,我如今脫白換綠,掛紫穿緋。」
批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皇帝所頒載有評斷的詔書。宋.釋文瑩《玉壺清話》卷二:「座主庸歸鳳閣,門生批詔立鰲頭。」
品蓮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中所使用的一種座具。因形似蓮花,故稱為「品蓮臺」。《西遊記》第八回:「如來駕住祥雲,……大眾見了,皈身禮拜;少頃間,聚慶雲彩霧,上品蓮臺,端然坐下。」
放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縱目,放縱其目光而觀覽。宋.陳師道〈和寇十一同寺山〉詩:「圍山缺西北,放目不可制。」
抹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色粉塗抹臉上。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寶津樓諸軍呈百戲》:「有一擊小銅鑼,引百餘人,或巾裹,或雙髻,各著雜色半臂,圍肚看帶,以黃白粉塗其面,謂之『抹蹌』。」也作「抹搶」、「抹鎗」。
逋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逗留。《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朗傳》:「臣恐輿人未暢聖旨,當謂國家慍於之逋留,是以為之興師。」
臺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谷。《水滸傳》第四九回:「便是那叔姪兩個最好賭的鄒淵、鄒潤,如今見在雲山臺峪裡聚眾打劫。」
訪山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門上未開發山區,訪求深山資源,規劃開發,以求財富的人。如:「董事長早年為開發森林資源,翻山越嶺,曾經是個積極的訪山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