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31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當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應該。《醒世姻緣傳》第七八回:「阿彌陀!姐姐,你說的甚麼話,不當家!」
判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經典因背景、作者淵源不同,前後期經典中的思想差別很大。為了調和其間的衝突,及提昇自宗經典地位,於是將各種經典加以分期和判定高下,以確立自宗思想的優越,這種批判稱為「判教」。
蒲甸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蒲草編成的圓形坐具。《金瓶梅》第三七回:「後邊大娘從那時與了銀子,教我門外頭替他稍個拜的蒲甸兒來。」也作「蒲團」。
法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緣,即皈依三寶之意。
八無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用語。指教徒八種難以入道的狀況。參見「八難」條。
當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初、原先。元.鄭光祖《周公攝政.楔子》:「陛下當元本只是弔民伐罪,今來有罪的伐了,有功的賞了,也有紂子武庚,合維殷祀,若不封贈,恐失前言。」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七齣:「這也不是神圖像,敢是當元的畫工有甚緣故。」也作「當原」。
猱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媚能食虎腦的一種猿類。後借喻為妓女。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你本不是妓館猱兒,堪做俺門弟子。」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一折:「有那等滴溜的猱兒不覓錢,他每都錯怨天。」
大乘起信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典籍。一卷。此論古來多認為是古印度馬鳴造,真諦譯。但近代學者則認為是齊梁人所撰。內容主要在闡述心具有導致輪迴煩惱和歸入清淨法界的雙重性質,此為影響中國教最深遠的典籍之一。
不放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家所說五十一種心理現象中的一種。對已斷的惡,防治它,使它不再生起;所修的善法,使它增長。《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卷上》:「言不放逸者,精進三根,於所修斷,防修為性。」
粉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磨粉的作坊。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一折:「這個是我那油房裝香來,南無阿彌陀,這個是我那粉房裝香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