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99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顧前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欠考慮的、沒顧忌的。《紅樓夢》第一二○回:「不是說句不顧前後的話,當初東府裡太爺倒是修煉了十幾年,也沒有成了,這佛是更難成的。」
天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女、女。常用來指傳說中的織女。南朝齊.謝朓〈七夕賦奉護軍命作〉:「盈夕露之藹藹,升夜月之悠悠,步廣階而延睞,屬天媛之淹留。」唐.崔融〈嵩山啟母廟碑〉:「肅肅習習,天媛來風雨;雰雰霏霏,神姬下霜雪。」
打甚麼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什麼要緊、不要緊。《警世通言.卷六.俞仲舉題詩遇上皇》:「我俞某是個飽學秀才,少不得今科不中來科中。你就供養我到來科,打甚麼緊!」明.賈仲名《昇夢》第一折:「酒保云:『這長獨自一個,要二百錢的酒,師父!你敢吃不了。』呂云:『量這些打甚麼緊。』」
年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本用來稱同年登科的人。後來亦可稱非同年登科的人。《綠野蹤》第七回:「年臺山路跋涉,腹餒也必矣。」
白水素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的女。為天河中的女神,因晉人謝端幼失雙親,孤貧自守,故化身為大螺,為謝端所拾獲。並在謝端外出工作時,變身為少女為他炊煮。見晉.陶淵明《搜神後記》卷五。也稱為「白螺天女」。
侗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侗族的戲劇。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等侗族分布地區。在清嘉慶、道光年間形成於貴州。其表演形式最初僅兩人坐唱,後來發展為走唱,角色不多,舞臺動作簡單,一般不用布景,舞臺上僅置桌、凳等。臉譜以黑白二色為基礎,由男演員扮演女角。唱腔有平調、哭板、腔及民歌調子,主要伴奏樂器為二胡、琵琶、鑼、鈴、鈸、鼓及特有的牛腿琴等。
貪心妄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心貪求著不可能實現的事。《群音類選.昇記.設計害愈》:「我看你人生在世不久長,貪心妄想何時用。」
丹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紅色的車輪。指太陽。清.呂碧城〈瑞鶴.瘴風寬蕙帶〉詞:「佇丹輪半嚲,迅頹羲馭,哀入驃(平)姚壯彩。」
百無一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多生命或各種制度受到傷害或改變,使舊有的人、事不能存留下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元來江陵渚官一帶地方,多被王芝作寇殘滅,里閣人物,百無一存。」
鬥彆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跟別人嘔氣。《醒世恆言.卷一四.鬧樊樓多情周勝》:「今日曹門裡周大郎女兒死了,夫妻兩個爭競道:『女孩兒是爺氣死了』,鬥彆氣,約莫有三五千貫房奩,都安在棺材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