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枝梗假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斑棕色,角狀,受葉脈侷限,0.5–5厘米寬,經常互相融合。於葉片下表皮產孢。無子座。分生孢子梗2–6根成束,黃棕色,朝頂端顏色漸淺,圓筒狀,筆直或彎曲,偶在頂端產生分支,3–7個分隔,分隔處有時隘縮,頂端鋸齒狀或邊緣波浪狀,具有未增厚的產孢痕,60–90×4–5微米。分生孢子倒棍棒狀至紡錘狀,筆直或稍彎曲,半透明至很淺的橄欖色,1–4個分隔,多為2–3個分隔,頂端尖細或略鈍,基部倒圓錐或短的倒圓錐形截斷,15×40×2–3微米;孢子痕未增厚。
雪白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屬燕蛾於台灣共紀錄四種,主要分佈於東南亞到澳洲昆士蘭,是個廣泛分佈的種類。雪白雙蛾主要分佈於東南亞,翅紋在該屬內十分特別,缺乏褐色斑紋,主要是白色,但於前翅有兩個深褐色圓斑,後翅外緣具有2個突起,胸、腹部皆為白色。
包薊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蟲製片後體長約1.6 mm。身體淡黃 色,腹部第2-7背板前緣脊褐色,第9、 10節褐色。觸角第5節末端及第6、7節淡褐色。翅淡黃,具有兩處淡褐色帶,以靠近翅基部的一個較明顯。 頭長於寬,頭頂突起,頰長度約爲 複眼長之兩倍。前單眼之兩側有1對長 毛,其前方頭頂兩側各有一支短毛;眼 後毛有2對在後單眼下方,成縱向排列,複眼後各有一支長毛,其後下方與前上方各有一短毛。小顎鬚2節。觸角7節,第3、4節各具單一感覺錐。 前胸前緣具1對長毛,後緣角各具2 支長毛,其中內側毛長於外側者。前翅上脈毛15-17支,下脈毛11-14支。前腿節稍膨大。 腹部細長,第1-8背板後緣兩側具短刺狀梳毛;第8背板後緣中...
頜吻糯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延長,部側扁漸細,全長為鰓孔位體高之18.1-21.68倍;肛門位於全長中點之前,肛門前長佔全長的40-43 %;長適度延長,其長度約為肛門前長的1.4-1.5倍;端柔軟,易彎折,部末端鰭條未延長及縮減,末端呈圓形;背鰭起點位於胸鰭基部之前;鰭條分節;胸鰭發達,位於體高中點偏上方;鰓孔幾乎為垂直線狀,位於身體側邊中點偏下方;全長為頭長之6.7-7.5倍,吻端長呈尖狀,口裂末端約位於眼睛水平中點之下方,上顎長於下顎,吻長大於眼直徑,吻長為眼直徑之1.1-1.3倍;眼睛大,約占頭長的21-24 %;嘴唇不發達;前鼻孔為短管狀,靠近吻端,後鼻孔為圓形,位於眼睛垂直中點水平線之前方。上眼窩...
鱗鰭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紡錘形;標準體長約為體高之3.8-4.2倍。口小,端位;上頜骨具有伸縮性,且多少被眶前骨所掩蓋;前上頜骨具二個指狀突起;上下頜前方具一細齒,鋤骨無齒。體被中小型櫛鱗,背鰭及臀鰭基底上方一半的區域均被鱗;側線完全且平直,僅於柄前稍彎曲,側線鱗數66-72。背鰭硬棘X,軟條15;臀鰭硬棘III,軟條12。體背粉紅色或紅色,腹面銀白;側面無任何金黃色帶。各鰭紅色;鰭上下葉末端有明顯黑斑。本種魚分類上仍有歧見,現依據 Nelson(1994)將其置於笛鯛(Lutjanidae)科中的烏鮗亞科(Caesioninae)。
突粒眶棘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鰭鰭條I-VIII, 11-12(主要11);臀鰭鰭條11;胸鰭鰭條19-22(主要21);腹鰭鰭條I, 5;鰭分叉鰭條9-10(主要10)。側線鱗49-54;鰓被架7。體延長,平扁,向後漸細尖,縱剖面略呈圓柱狀。頭部呈縱扁,眶間隔稍寬。吻平扁而短,為眼徑之1.1-1.3倍。頭長為吻長之3.3-3.4倍。口大,上位,向後延伸超過眼睛前緣。眼大,眼後無凹陷。體長為頭長之2.6-2.9。鋤骨齒兩叢。頤部具發達側線管。眼上方不具附肢。間鰓蓋骨不具附肢。頰部具單稜。眼下稜鋸齒狀,各鋸齒末端分叉。前鰓蓋骨上方具6棘,往下漸長,下方不具向前之倒棘。虹膜皇冠型(crenate)。眼眶前具0棘。眼眶上方具...
乳瓣蘇納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鰭鰭條I-VII-I, 11-12(主要11);臀鰭鰭條11-12(主要12);胸鰭鰭條19-22(主要20-21);腹鰭鰭條I, 5。側線鱗50-54;鰓被架7。體相對較短,平扁,向後漸細尖,縱剖面略呈圓柱狀。頭部呈縱扁,眶間隔稍寬。吻平扁而短。口大,上位,向後延伸超過眼睛前緣。眼大,眼後無凹陷。鋤骨齒兩叢。頤部不具側線管。眼上方不具附肢。間鰓蓋骨不具附肢。頰部具雙稜。眼下稜具5棘。前鰓蓋骨上方具2-3棘,上棘較長,下方不具向前之倒棘。虹膜分叉型(branched),各分支末端分叉。眼眶前具1棘。眼眶上方具0棘。側線鱗具雙開口。頭部及身體淡色;下半部白色;背部具有4-5不規則之明顯鞍斑;各...
高梁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常狹長狀,最初深紫色或紅色,後期中央轉黃褐或褐色,偶見病原產孢於無明顯病斑處。產孢於上下葉表皆可見。子座無或可達50 μm寬,圓球形,深褐色。分生孢子梗束狀,深褐色或橄欖褐色,近頂端漸淺、窄,又或寬度不規則改變,多隔膜,不分支,有膝狀彎曲,20-100 x 3-55 μm。分生孢子透明,針狀或倒棍棒形,筆直或略彎,隔膜不明顯,3-11個,頂端略尖,基部有截形,40-120 x 3-5 μm.
閉鞘薑假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病斑或僅於葉表產生不明顯的黃色汙斑,無明顯邊界。於葉片下表皮產孢,散佈狀,深橄欖色,半球型,可達2公分寬。子座半球型,相當疏鬆,30–60微米寬,由橄欖棕色的細胞組成。分生孢子梗達12根(有時20根)成束,由氣孔突出,中等至深橄欖色,朝頂端顏色漸淺,直立或稍分支狀,略筆直,無分支,無膝狀彎曲,多分隔,70–400×4–6.5微米。分生孢子半透明,淺橄欖棕色,類圓筒狀,筆直或突彎曲狀,3–9個分隔,頂端略鈍,基部細胞朝未增厚的孢子痕處漸細,30–90×5–7微米。
酸藤假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不明顯,球型或卵型,黃棕色至淺棕色,散佈狀。於上下葉表皆會產孢。子座球型或半球型,棕色,20–50微米寬。分生孢子密集叢生,不分支,連續或偶有一分隔,大多直立狀,淺橄欖棕色,頂端圓滑狀,15–40×3–4.5微米;孢子痕不明顯。分生孢子橄欖棕色,圓筒狀至倒棍棒圓筒狀,筆直或稍彎曲,1–6個分隔,大多3–5分隔,頂端圓滑狀,基部稍漸細或略截斷,30–80×3–4.5微米。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