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630.8714 ms
共 15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步迅速的樣子。《論語.鄉黨》:「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
蓬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頭髮散亂。《儒林外史》第四回:「一個蓬頭赤足的小使走了進來,望著他道:『老爺,家裡請你回去。』」《紅樓夢》第一回:「那僧則癩頭跣腳,那道則跛足蓬頭,瘋瘋顛顛,揮霍談笑而至。」也作「蓬髮」、「蓬首」。
|
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腳緊挨,小步行走。《詩經.小雅.正月》:「謂地蓋厚,不敢不蹐。」漢.仲長統《昌言.理亂》:「當君子困賤之時,跼高天,蹐厚地,猶恐有鎮厭之禍也。」
|
跪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膝著地,並將臀部坐靠在腳上的姿勢。如:「她長時間跪坐在地上,以致腿麻無法起身。」
|
摩頂至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摩頂放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地去做。」後來《孟子》原文中的「摩頂放踵」,就用來比喻捨己救世,不辭勞苦。
|
披頭跣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頭散髮,光著雙腳。形容人衣容不整,不修邊幅的樣子。《三國演義》第四一回:「恰纔見甘夫人披頭跣足,相隨一夥百姓婦女,投南而走。」
|
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基、山腳。通「址」。《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上》:「禪泰山下阯,東北肅然山,如祭后土禮。」唐.元稹〈古社〉詩:「古社基阯在,人散社不神。」
|
逃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離危險環境以保全性命。《三國演義》第六八回:「軍士見大船將覆,爭下腳艦逃命。」《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打的那些賊人一個個抱頭鼠竄,丟了銀鞘,如飛的逃命去了。」也作「逃生」。
|
踢踢躂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連串的腳步聲或馬蹄聲。如:「他踩著木屐,踢踢躂躂走過巷口。」、「俠客飛身上馬,一陣踢踢躂躂,人已去遠。」
|
絆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動受到阻礙、不自由。《紅樓夢》第二○回:「我說呢!虧在那裡絆住,不然,早就飛了來了。」《紅樓夢》第五七回:「暗裡只用一根紅絲,把這兩個人的腳絆住。」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