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6.51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眾口爍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在漢朝應劭所著的《風俗通義》逸文中,另有一個關於「眾口鑠金」的故事,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商人拿了一塊純金求售,可是所有的客人都說這塊金子不純,商人為了證明金子是純的,就把金子放到火裡鍛燒,因為「真金不怕火鍊」,來證明他所賣的金子的確是純金。
式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樣子、形狀。《紅樓夢》第八五回:「我前次見你那塊玉倒有趣兒,回來說了個式樣,叫他們也做了一塊來。」
心爽神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浮光躍金:湖水波動中,浮在水面的月光閃耀著金光。 (6) 靜影沈璧:靜靜的月影,映照水面,好像一塊玉璧,沉入湖底。 (7) 曠:開朗。 (8) 怡:愉悅。
和氏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給楚厲王,經玉工鑑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後武王即位,卞和再獻,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挪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移動。如:「把桌椅一塊兒挪移過來。」
蔡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靈帝后期,蔡邕不容於內寵,乃亡命江海,隱居于吳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十二年。有一次,他聽到一塊桐木在火中爆裂的聲音,趕快把它揀出來做成琴,音色非常美妙,而琴尾已焦,這就是焦尾琴。  董卓專權,強令蔡邕出仕,最初蔡邕不肯,董卓威脅他說,「我力能族人」(滿門抄斬),於是蔡邕趕忙坐牛車,前往洛陽報到,後拜左中郎將。封高陽鄉候,頗受重用,「卓重邕才學,厚相遇待,每集燕,輒令邕鼓琴贊事。」董卓被殺,蔡邕傷感其遇,被司徒王允下獄,公卿們都惋惜蔡邕的才學,勸王允赦免蔡邕,太尉馬日磾(音密低)對王允說:「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
磚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磚塊。《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一齊拾起磚頭土塊來,口裡喊著,望錢氏兩個道童亂打將來。」《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差人悄悄的拾了一塊磚頭,兇神的走上去把頭一打,打了一個大洞,那鮮血直流出來。」
戥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小的秤,用來秤金銀、珠寶、藥品等分釐小數的東西。《儒林外史》第一五回:「馬二先生一連在下處住了六、七日,每日燒爐,傾銀子,把那些黑煤都傾完了,上戥子一秤,足有八九十兩重。」《紅樓夢》第五一回:「麝月便拿了一塊銀子,提起戥子來。」
落葉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葉知秋」之典源,提供參考。 《淮南子.說山》嘗一臠1>肉,知一鑊2>之味;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3>;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論遠。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戶;一人相隨,可以通天下。足蹍地而為跡,暴行而為影,此易而難。 〔注解〕 (1) 臠:音ㄌㄨㄢˊ,切成小片的一塊肉。 (2) 鑊:音ㄏㄨㄛˋ,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鍋。 (3) 暮:晚。
招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商店機構作為標識的牌子。宋.張任國〈柳梢青.掛起招牌〉詞:「掛起招牌,一聲喝采,舊店新開。」《儒林外史》第三一回:「將來掛招牌,就可以稱儒醫。」《文明小史》第一九回:「下車進去,見一家大門上掛著一塊黑底金字的招裨,上寫著『保國強種不纏足會』八個大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