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44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雙管齊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到驚奇,人們都說他是神筆。 張燥還有兩個畫畫的絕招:一是用無筆頭的禿筆繪畫;二是用手指畫畫,他拿一塊白絹,用手指蘸上顏料,左抹右塗,一會兒就作成一幅山水樹木的作品。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齊頭並進、並行不悖 相反詞 一前一後、先後有序、井然有序 5.例句 治療脊椎傷害需要物理和化學治療雙管齊下,才能收到實效。
半途而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5 例句 出處 「漢書」「烈女傳」:「今若斷斯織也,則損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士,以就懿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 故事 戰國時代,河南地方有個名叫樂羊子的人,這人有位妻子非常賢慧。有一次,他在路上拾到一塊金子,拿回家去。他的妻子便對他說:「我聽說從前有志氣的人是不喝盜泉之水(論語,撰考讖曰,水名盜泉,仲尼不漱。);廉潔者,是不受嗟來之食的;這塊金子既然來歷不明,你怎麼可以把他拿回來呢?」樂羊子一時覺得得難為情,便把那塊金子重新放回原來的地方。後來,樂羊子到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手估量物體的輕重。元.喬吉〈水仙子.為友人作〉曲:「稅錢比茶船上欠,斤兩去等秤上掂。」《紅樓夢》第五一回:「麝月聽了,便放下戥子,揀了一塊,掂了一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覺得、感到。如:「害羞」。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怕娘娘覺饑時吃一塊淡淡鹽燒肉,害渴時喝一杓兒酪和粥。」《紅樓夢》第四六回:「他雖害臊,我細細的告訴了他,他自然不言語,就妥了。」
烏煙瘴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今鬧是鬧了個烏烟(煙)瘴氣,罵是罵了個破米糟糖。也不官罷,也不私休,卻叫他們把丟碎了那院子的瓦,給一塊塊整上,這分明是打主意揉搓活人。
弄璋之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弄璋之喜」是恭喜人生男孩的賀詞。「璋」是一種玉器。《詩經.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意思是說,如果生了男孩,就讓他睡在床上,穿好衣服,給他一塊玉玩,希望能增進他的德行,預祝他將來能夠成為執玉器的王侯。後來「弄璋」就被人用來比喻生男孩。「弄璋之喜」也就成了恭喜人生男孩的賀詞。如《金瓶梅》第三一回:「今日是你西門老爹加官進祿,又是好日子,又是弄璋之喜,宜該唱這套。」
安然無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語意3 故事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 《《戰國策.齊策四》 語意 意思是平安無事,沒有遭受損害或發生意外。 恙,疾病,借指禍。 故事 相似詞 平安無事 相反詞 飛來橫禍 例句 小名去爬玉山居然遇到暴風雪,最後安然無恙的返家,他的媽媽終於放下心中的一塊石頭。
體無完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身上沒有一塊皮膚是完好的,形容受傷慘重。《舊五代史.卷三五.唐書.明宗本紀一》:「事武皇三十年,排難解紛,櫛風沐雨,冒刃血戰,體無完膚,何艱險之不歷!」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八.黥》:「自頸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詩。……凡刻三十餘首,體無完膚。」也作「肌無完膚」、「身無完膚」。
木桶原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桶原理又稱短板理論,木桶短板管理理論,所謂“木桶理論”也即“木桶定律”,其核心內容為: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根據這一核心內容,“木桶理論”還有兩個推論: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那木桶才能盛滿水。其二,只要這個木桶裏有一塊不夠高度,木桶裏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  “木桶理論”可以啟發我們思考許多問題,比如企業團隊精神建設的重要性。在一個團隊裏,決定這個團隊戰鬥力強弱的不是那個能力最強、表現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個能力最弱、表現最差的落後者。因為,最短...
一箭雙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雕」是一種大型而凶猛的鳥,原也作「鵰」,鳥旁,隹旁,意思相通。「一箭雙雕」是說只用了一支箭,卻同時射中兩隻雕。長孫晟是南北朝後周時的人,生性聰敏,擅長軍事和射箭。長孫晟有次出使到突厥,突厥王攝圖很欣賞他的技藝,常常和他一起出去打獵。在一次打獵中,看見空中有兩隻雕,一邊飛著,一邊互相爭奪著一塊肉,於是攝圖就拿了兩支箭給長孫晟,要他射下那兩隻雕。長孫晟縱馬向前,只用了一支箭就把兩隻雕給射下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一箭雙雕」,比喻一次舉動,可以同時達到兩個目標。在《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列傳下.高駢》中,也同樣有「一箭雙雕」的故事,但說的是唐代的高駢,因為一箭同時射殺了兩隻雕,眾人讚嘆他的技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