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言而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八回:「還有一塊吳王試劍石,是極大的一個石卵子,截做兩段的,同那點頭石,一般都是後人附會之物。明白人是不言而喻的。」
一葉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淮南子》是漢淮南王劉安集門下食客所編寫的一本書,內容多為道家思想,並雜揉先秦各家的學說,世為雜家之代表。其中〈說山〉一篇裡,有一段說明事物可由近觀遠、以小看大的道理,例如只要嚐一塊鍋裡的肉,就可以知道整鍋的味道如何;懸掛羽毛和木炭,就可以看出空氣中溼度高低變化;看見一片葉子落下,可以推知秋天已經來臨,一年快到了盡頭;看到瓶裡的水結冰,就知道天氣有多麼寒冷。後來「一葉知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由細微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變和趨勢。
食指大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宋的時候,正好分完了,靈公大笑著說﹕【你的食指還靈驗嗎?】公子宋走到靈公的座前,伸手在他的碗裡取了一塊黿肉吃,說道﹕【我已經嘗過黿味,誰說不靈呢?】後人便將它引申為【食指大動】這一句成語,用來形容有意外口腹的徵兆。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垂涎三尺 饞涎欲滴 相反詞食不知味 味如嚼蠟 味同雞肋 5.例句這滿桌的珍味佳餚,看了真讓人食指大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皮膚受擦傷。如:「不小心搶破了一塊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下、流出。如:「淌血」、「淌眼淚」、「天氣悶熱,一大堆學生都擠在一塊兒考試,裡外煎熬,個個滿頭淌汗。」
完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相似詞2.2 相反詞3 例句 出處藺相如奉使秦國,交涉以和氏璧換取秦城時,識破秦國訛詐,巧妙的使璧安然回到趙國。典出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傳。後比喻物歸原主,沒有任何損害。完,完好。璧,一種玉製的禮器,也是玉的通稱。 故事戰國的時候,趙惠文王有一塊叫做「楚和氏璧」的寶玉,被秦國的昭王知道了,昭王便派了位使臣到趙國來跟惠文王商量:「惠文王,我們秦國願意以十五個城池,和趙國換取這塊「楚和氏璧」的寶玉。」惠文王一聽:「這該如何是好呀?秦國這麼強大,如果把寶玉交給秦昭王,他要是耍賴,不把十五個城池...
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插在縫隙中,使物體固定的木塊。[例]這張木凳子掉了一塊楔子,難怪搖搖晃晃的。
程門立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鑽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於是,他便和他的朋友遊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遊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遊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尊師重道。 相反詞 班門弄斧。 5.例句 我們應應要有程門立雪的精神,才不會辜負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蹧蹋、花費。《儒林外史》第四回:「不過要簸掉我幾兩銀子,好把屋後的那一塊田賣與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聚集、緊密的靠攏在一起。如:「擠車」、「事情都擠在一塊了。」《紅樓夢》第四三回:「老的、少的、上的、下的,烏壓壓擠了一屋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