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7.78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坑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坑溝。《三國演義》第五○回:「前面山僻路小,因早晨下雨,坑塹內積水不流,泥陷馬蹄,不能前進。」
不見棺材不下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一個人非常頑固,如不讓他嚐到失敗的後果,是不會認錯或改正的。《金瓶梅》第九八回:「咱如今將理和他說,不見棺材不下淚,他必然不受。」也作「不見棺材不掉淚」、「不見棺材不流淚」。
聲色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不和任何人嘻笑親近,所以他只要一有輕鬆笑語,大家都像得到比金帛還要貴重的賞賜一般;他在判案時也從不流露私人情感,公正嚴明,只就法律論斷,因此幾乎沒人敢犯法。後來「不動聲色」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如《水滸傳》第八六回:「宋江見這三路軍兵,盡皆退了。大驅宋軍人馬,逩來奪取幽州。不動聲色,一鼓而收。」
潢潦可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潢潦,淤積而不流動的水。薦,祭祀。潢潦可薦形容汙濁的積水可以用來祭祀鬼神。語本《左傳.隱公三年》:「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薦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比喻祭祀重心在虔誠而不在於祭品的厚薄。
魂不著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尸注:病名,症狀為腹痛脹急,不得喘息,上攻心胸,旁攻兩脅,或壘塊湧起。 (2) 沉滯:積悶而不流暢。 (3) 差:音ㄔㄞˋ,通「瘥」,病癒。
揚之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的篇名:(1)〈王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揚之水,刺平王也。」或指南國戍守的人,思念家室之詩。首章二句為:「揚之水,不流束薪。」(2)〈鄭風〉的篇名。共二章。根據〈詩序〉:「揚之水,閔無臣也。」或指兄弟被人離間而不和之詩。首章二句為:「揚之水,不流束楚。」(3)〈唐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揚之水,刺晉昭公也。」首章二句為:「揚之水,白石鑿鑿。」
不動聲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不和任何人嘻笑親近,所以他只要一有輕鬆笑語,大家都像得到比金帛還要貴重的賞賜一般;他在判案時也從不流露私人情感,公正嚴明,只就法律論斷,因此幾乎沒人敢犯法。後來「不動聲色」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如《水滸傳》第八六回:「宋江見這三路軍兵,盡皆退了。大驅宋軍人馬,逩來奪取幽州。不動聲色,一鼓而收。」
暗器傷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暗箭傷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暗箭傷人」原作「暗箭中人」。劉炎是南宋時的理學家之一,當時理學以朱熹和陸九淵為首,門戶分立,相互爭論。劉炎卻能摒除門戶之見,擷取各家之長,不流於意氣口舌之爭。他著有《邇言》一書,取《詩經.小雅.小旻》詩句「維邇言是聽,唯邇言是爭」之意,以淺近的言語,來闡述理學精微的道理。在這段文字中,劉炎詳細說明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他認為小人經常在背後發表中傷他人的言論,就像暗中放冷箭來傷害人一樣,這兩種行為都可以造成他人痛徹心扉的可怕傷害。而君子的為人光明磊落,認為與其用陰險的手段得勝,寧可用光明正大的手段來一較高下,即使失敗了也沒有怨言。後來「暗箭傷人」這句成...
乾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號哭而不流眼淚。如:「看他那種有聲無淚的乾哭,八成是在作秀。」
停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積水,不流動的水。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沔水注》:「洲東岸西有洄湖,停水數十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