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17.15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架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稱在茶坊、酒肆、妓院裡借兜售食物為名,向客人索取財物的乞。《金瓶梅》第一五回:「忽見簾子外探頭舒腦,有幾個穿藍縷衣者,謂之架兒,進來跪下,手裡拿三、四升瓜子兒,……西門慶打發架兒出門,安排酒上來吃。」
食不充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肚子填不飽。形容生容貧困。唐.元稹〈同州刺史謝上表〉:「臣八歲喪父,家貧無業,母兄乞以供資養,衣不布體,食不充腸。」也作「食不充飢」。
叫花子沒有猢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光桿一個。離開群的乞,不受拘束。比喻無牽無掛。《負曝閑談》第四回:「知縣革了,叫花子沒有猢猻了,何不進京去打點打點,拚著多花些錢,弄個開復?」
哩嗹花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日乞所唱的歌曲。參見「蓮花落」條。《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只見一個直宿的老門子,從縣裡面唱著哩嗹花兒的走出。」
富貴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戲劇衣飾。劇中窮人乞等所穿著的黑衣,上綴雜色方塊圓塊等,形容其破敝。若劇中人穿著此衣,預示將來必定顯貴,故稱為「富貴衣」。
叫化子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整隻雞燜燒成的菜餚。作法是將整隻雞的內臟全部取出,再用各種佐料填塞回去,並用錫箔紙將雞密裹起來,放入窯坑中燜燒,或蒸籠內清蒸即可。因是由舊時幫中流傳出來,故稱為「叫化子雞」。
打野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十二月,乞裝鬼跳戲以乞錢。也作「打夜狐」、「打夜胡」。
和囉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乞唱蓮花落時,用以和腔調的木拍板。《警世通言.卷三七.萬秀娘仇報山亭兒》:「這陶鐵僧小後生家,尋常和囉槌不曾收拾得一個,包裹裡有得些個錢物,沒十日都使盡了。」
雞毛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供窮人或乞避寒所住的客店。店主養雞賣蛋,並將雞毛租給旅客當被墊取暖。
打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乞唱蓮花落時,邊唱邊擊鼓,稱為「打爻」。元.無名氏〈醉太平.蓮花落易學〉曲:「張打油囉囉連和得著,學不成打爻。牽著個狗兒當街叫,提著個爽兒沿街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