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7.53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過目成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過一遍就能背誦出來。形容記憶力很強。《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安住伶聰明,過目成誦。」《紅樓夢》第二三回:「你說你會過目成誦,難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也作「目即成誦」、「觸目成誦」。
能說會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齒伶,善於說話。《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我們在此聽得多時了,好一個能說會道的張姑娘。」也作「能說慣道」。
口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言語、談吐。指說話的本領。如:「口齒伶」。《紅樓夢》第六八回:「你又沒才幹,又沒口齒,鋸了嘴子的葫蘆,就只會一味瞎小心,圖賢良的名兒。」
端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果然、真的。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父南子北各分離,端的是苦!苦!」《蕩寇志》第一回:「那女子卻伶,又自己習得一手好弓箭,端的百發百中。」
長舌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嘴多舌,挑撥是非的女人。含貶義。《石點頭.卷四.瞿鳳奴情愆死蓋》:「又見方氏怜牙齒,是個長舌婦人,恐怕真個弄出些事來,反為不美。」
生而知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生就明白。比喻天資高,聰明伶。《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宣和畫譜.卷一○.山水》:「維之畫出于天性,不必以畫拘,蓋生而知之者。」
宇文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為聯合報副刊組主任。‧寫作風格:  宇文正以慧黠的輕柔筆調搭配細膩的觀察寫作生活散文;小說則乾淨落,不拖泥帶水,不突發奇想,敘事節奏帶著一股淡淡悲哀的氣味。  並,宇文正為正港琦君迷,自幼便受琦君影響深遠,散文風格處處可見琦君的影子。‧出版作品:  短篇小說集《貓的年代》、《台北下雪了》、《幽室裡的愛情》、《台北卡農》  長篇小說《在月光下飛翔》  散文集《我將如何記憶你》、《顛倒夢想》、《這是誰家的孩子》  童書《愛的發條》  傳記《永遠的童話--琦君傳》等等‧私人部落格:  http://blog.udn.co...
口如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若懸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口若懸河」原作「懸河寫水」。晉朝的郭象是玄學的集大成者,喜好《老》、《莊》,十分有才學,能言善辯,口齒伶,曾為《莊子》作注,流傳於後世。在《世說新語.賞譽》中,記載一段太尉王衍對郭象的評語,他說:「郭象說話議論時,就像山上直瀉而下的瀑布,源源不絕的灌注而下,好像永遠不會枯竭的樣子。」後來「口若懸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說話滔滔不絕,能言善辯。出現「口若懸河」的書證如宋.趙蕃〈贈耆英見過〉詩四首之一:「髯曾暇能過我,誦詩口若懸河。」
矯首游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買主、顧客。《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是個伶的人,看見來勢,已自瞧科在眼裡,曉得是個好主顧了。」《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小典是將本求利,上門的那個不是主顧?」也作「顧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