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華而不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際。此外,在《國語.晉語四》中,可以看到「華而不實,恥也」這句話。事情發生在春秋時,秦穆公設宴款待晉公子重耳,在宴會結束後對臣子們所說的話。秦穆公認為,一個人徒具華麗的外表,而沒有實際內容,是可恥的。在這裡「華而不實」,同樣有虛浮而不切實際的意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探望。如:「問候」。《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援嘗有疾,梁松來候之,獨拜床下,援不答。」《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兩公子聽見,便同公孫去候姑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勝、勝利。如:「連戰皆捷」。《漢書.卷五五.衛青傳》:「大將軍青躬率戎士,師大捷,獲匈奴王十有餘人。」《聊齋志異.卷一.葉生》:「公子又捷南宮,授部中主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軍事、戰爭,或有關於軍事、戰爭的事情。如:「紙上談兵」、「談笑用兵」。《左傳.隱公三年》:「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寵而好兵。」三國魏.鍾會〈檄蜀文〉:「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興兵新野。」
養精蓄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公子吃得一飽,撒和了撒和,便倒頭大睡,養精蓄銳。」
長袖善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末期,秦國鄰近的韓國是國力最弱的國家,外有列強的侵略,內有小人危害。韓國公子韓非曾受教於荀子的門下,認為行法治才能使國家富強。他屢次上諫韓王,但因本身口吃,不善言談,又受到權貴的阻撓,始終不受重視。他因此發憤著書,將自己的見解寫成今日〈韓非子〉一書,暢言須實行刑術法治才能富國強兵,而時下流行的仁道是無濟於事的。因為兵力強大才能攻打別的國家,也才能統治天下。但富國強兵是不能從外交上得到的,必須要由內政著手,如果內政上不實行法治,而一天到晚把腦筋花在外交上,國家是不可能強盛的。俗話說:「長袖善舞,多財善賈。」舞者如果袖子長,跳起舞來就好看;做生意的人如果資金雄厚,經營事業就容易多了。治理國家的...
喜出望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卻說李公子,風流年少,未逢美色,自遇了杜十娘,喜出望外,把花柳情懷,一擔兒挑在他身上。」
置若罔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豆棚閒話》第四則:「公子兩耳聽見,也只好置若罔聞,更苦無處棲身。」
雀屏中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語源2.1 譯文3 例句4 引用 釋義指被選中做女婿。雀屏,畫有孔雀的門屏。又作「雀屏中目」。 語源舊唐書 高祖竇皇后傳:「乃於門屏畫二孔雀,諸公子有求婚者,輒與兩箭射之,潛約中目者許之。前後數十輩莫能中。高祖後至,兩發各中一目,毅大悅,遂歸於我帝。」 譯文於是就在門屏上畫了兩隻孔雀,眾位公子中有前來求婚的,就讓他們射兩箭,暗中約定如果有射中孔雀兩隻眼睛的,就答應婚配。前後數十個人都未能射中。高祖最後射,兩支箭各射中孔雀的一隻眼睛,...
諱莫如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之語,比喻首惡不除,則禍亂不能平息。孔子將這段歷史寫入《春秋》中,但對於慶父出奔,只寫了一句:「公子慶父如齊。」「如」是去之意,也就是對這段歷史,孔子只說慶父去了莒國,但實際上慶父是逃往莒國的,為什麼用「如」字而不用表示「逃」的「奔」字呢?《穀梁傳》說:「諱莫如深,深則隱,茍有所見,莫如深也。」意思是孔子認為這段歷史是魯國的重大醜聞,沒有什麼事情比這更需要避諱的了。這樣的解釋,充分表達出孔子用沉重悲痛的心看待這場國家悲劇。後來「諱莫如深」被用來比喻將事情隱瞞得非常嚴密,不為外人所知,而不專指國家大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