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43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防微杜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不俟終日。」 02.清.陳鱣〈賈誼論〉:「夫天下治平無事,方且杜漸防微,若其禍亂已兆,為人臣者言……其遺害實甚。」 參考詞語︰防萌杜漸注音︰ㄈㄤˊ ㄇㄥˊ ㄉㄨˋ ㄐ|ㄢˋ漢語拼音︰fáng méng dù jiàn釋義︰猶「防微杜漸」。見「防微杜漸」條。 01.《舊唐書.卷二.太宗本紀上》:「先王制法,有以兵刃至御所者刑之,所以防萌杜漸,備不虞也。」 參考詞語︰杜漸除微注音︰ㄉㄨˋ ㄐ|ㄢˋ ㄔㄨˊ ㄨㄟˊ漢語拼音︰dù jiàn chú wéi釋義︰即「防微杜漸」。見「防微杜漸」條。 01.《宋書.卷六八.武二王列傳.彭城王義康》:「杜漸除微,古今所務,況禍機驟發,庸可忽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坑、壕溝。亦指護城河。如:「溝塹」。《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使高壘深塹,與戰。」《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夏四月,大赦,詔諸郡縣治城郭,起譙樓,穿塹發渠,以備盜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益。如:「利潤」。明.張煌言〈答曹雲林監軍書〉:「徐兄適會弟子阮途,克稍為分潤,何梁伯鸞偏遇范萊蕪乎?一笑。」
紙上談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願王遣。」王曰:「母置之,吾已決矣。」括母因曰:「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詳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博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阬之。 〔注解〕 (1) 秦:戰國時秦國。戰國時七雄之一。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秦王政二十六年 統一天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2) 趙:戰國時趙國。戰國時七雄之一。...
按圖索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六七.楊胡米梅云傳.梅福》至秦則不然,張誹謗之罔,以為漢驅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故誠能失其柄,天下雖有不順,莫敢觸其鋒,此孝武皇帝所以辟地建功為漢世宗也。今不循伯1>者之道,乃欲以三代2>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3>之圖,求騏驥4>於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故高祖棄陳平之過而獲其謀,晉文召天王,齊桓用其讎,(亡)〔有〕益於時,不顧逆順,此所謂伯道者也。 〔注解〕 (1) 伯:音ㄅㄚˋ,通「霸」,古稱諸侯的盟主。 (2) 三代:指夏、商、周三朝。 (3) 伯樂:周代善於相馬的人,生卒年不詳。其名傳說紛紜,或為王良、孫陽。著有《相馬經》。 (4) 騏驥:音ㄑ|ˊ ㄐ|ˋ,...
忠言逆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明史.卷一九○.石﹝王+缶﹞列傳》:「自﹝王+缶﹞及楊廷和、蔣冕、毛紀以強諫罷政,迄嘉靖季,密大臣無進逆耳之言者矣。」 參考詞語︰逆耳忠言注音︰ㄋ|ˋ ㄦˇ ㄓㄨㄥ |ㄢˊ漢語拼音︰nì ěr zhōng yán釋義︰指聽起來不順耳的忠直言語。見「忠言逆耳」條。 01.明.無名氏《四馬投唐.楔子》:「誰想此人不聽某之言,他久後悔之晚矣也。我忠心主意要興兵,逆耳忠言不肯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腳在物體上蹬、踏。如:「踩高蹺」、「踩草皮」、「一腳踩空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告訴。《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有廝養卒謝其舍中曰:『吾為公說燕,與趙王載歸。』」《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一三.古辭.焦仲卿妻》:「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撫養。《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列傳》:「文以五月五日生,嬰告其母曰:『舉也。』」漢.劉向《古列女傳.卷八.趙飛燕姊娣》:「飛燕初生,父母不舉,三日不死,乃收養之。」
眾志成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史可法〈批某道告急詳文〉:「未有居官者自驚風鶴,而能使眾志成城者也。仰該道嚴飭將士,併力固圉,信道旁浮議,二三其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