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9.73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澆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酒灑在地上,祭拜死者或神明。《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在王氏靈前拜了兩拜,哭了一場,備羹飯,澆奠了。」《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就同阿三到他哥哥基的所在,擺下牲醴,澆奠了酒,焚起紙錢。」
停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死埋葬前先將棺木暫,供人祭弔。《紅樓夢》第六九回:「賈璉忙命人去開了梨香院的門,收拾出正房來停靈。」
下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入土,埋葬。《儒林外史》第二○回:「裝殮了,家裡又沒處停,只得權在廟後,等你回來下土。」
擺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安排、處理。明.高明《琵琶記.五娘吃糠》:「萬苦千辛難擺撥,力盡心窮兩淚空流血。」《二刻拍案驚奇》卷七:「商量已定,也都是呂使君擺撥。一面將棺柩頓停當,事體已完。」也作「擺劃」。
班功行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功勞大小,給予賞賜。《後漢書.卷五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李雲》:「舉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賞,宜應其實。」
放水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在佛教、道教普度前夕,招引水中孤魂的民俗儀式。相關習俗在佛教傳入前,從未見於中國古代文獻,到了唐代才開始出現,一般認為應與佛教的引入有關。到了明代以後,則逐漸普及於民間。尤其是佛教的僧侶會在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盂蘭盆會時放水燈,以照亮冥路,讓水中的鬼魂和餓鬼,來接受施捨。「放水燈」的節俗在臺灣多和普度儀式結合,除了在中元節會放水燈外,有些地方在建醮時,也會在普度前放水燈。
怔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惶恐、驚懼。漢.郎顗〈上書薦黃瓊李固復條便宜四事〉:「誠知愚淺,不合聖聽,人賤言廢,當受誅罰,怔營惶怖,靡知身。」《晉書.卷四二.列傳.王濬》:「惶怖怔營,無地自,願陛下明臣赤心而已。」晉.陶淵明〈詠荊軻〉詩:「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
蛛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蜘蛛所結的網。[例]這間古,久無人居,牆角已結下層層蛛網。
祖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祖先的墳地。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將骨殖做一擔挑來,指望的傍祖塋好生安。」《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墓在西跨塘福壽山祖塋之側,每年春日,必挈芸拜掃。」
靈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放屍體的棺材。[例]先總統蔣公的靈櫬目前暫慈湖。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