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3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境的學習。2、行為改變技術。指當個體在某種情境下有不適當的行為或習慣,經操作制約作用中增強或是消弱的原理,使個體該不適當行為消失。3、代幣法。以具有交換價值的象徵物取代金錢或是其他許可證明,當個體出現自發性地出現適當行為時,給予該物作為正增強物。行為主義學派的許多技巧,被咨詢治療界廣泛使用、效果也不錯,幾個常用技術包括:  1、強化(reinforcement)  在建立新的行為時,“強化”是一般人常用的,尤其是用連續的“即時強化”(immediate reinforcement)、接著用“間隔強化”(interval ...
道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事理、原理、理由
諮商倫理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遵循的諮商倫理為何,而此些倫理原則主要是提供基本的概念,因此考量到個別特殊的案例,而又能是倫理守則的原理基礎。而以下將介紹諮商倫理原則的五大原則:免受傷害權、受益權、自主權、公正待遇權以及要求忠誠權。 免受傷害權其主要概念為當事人不能因在諮商過程而受到傷害,因此諮商員於諮商過程中應避免傷害的產生,而為了避免傷害的發生,於諮商設計前應審慎地規劃,並且在諮商行動中應謹言慎行,以避免無意甚至有意的傷害。 受益權在諮商過程中,除了要使當事人免受到傷害外,還須對當事人產生一定效果的健康以及福祉,因此需使當事人獲得相當:的受益權。另...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藉著在夢中重新經歷生命的創痛來保護自己。 創新 觀點 弗洛伊德對兩種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原理有很大的影響:他同時發展了人類心理構成和內部運作的原理以及心理的組織狀況是如何決定了人的行為。這使得他贊成嘗試用一些臨床技術來幫助治愈精神疾病。他在理論上闡述了人格的發展是基於個人的童年經驗。在他的哲學著作中,他主張一種無神論的世界觀;他被頌揚為“二十世紀無神論者的試金石。” 早期著作 佛洛伊德一個較少為人所知的興趣是神經學。他是大腦性麻痹(腦...
發現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程教師建構適宜的教學情境。呈現教學主題。引導發現的方法或活動。學生提出假設。小組討論或探究活動。發現原理原則。回饋、討論或驗證。 教學原則必須選擇適當的使用時機。在輕鬆自由的氣氛下進行。安排適當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易於「發現」知識。提出特定問題(如具爭議性的問題)供學生討論。討論方式不拘,若時間充裕可分組討論,並讓其報告發現結果,且將結論寫在黑板上加以評論;若時間有限則可運用全班討論的方式。教師可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技巧。應鼓勵學生自己探索及解決問題。 優點與限制(引自陳嘉陽,2012)優點學生自行發現與自行組織的知識,有助...
講述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actic instruction 參考資料註1.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著(2009,二版)。教學原理(頁137~152)。臺北市:心理。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8%AC%9B%E8%BF%B0%E6%95%99%E5%AD%B8%E6%B3%95
創造思考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Checklist technique)六W檢討法問想做評模式 資料來源黃政傑(2012)。教學原理。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25-127。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創造思考教學法、腦力激盪
認知理論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鍵字中文關鍵字:認知理論取向英文關鍵字:Cognitive approach 參考資料黃政傑著。教學原理,2011年初版,頁79-81,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理性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因此而隱沒。 參考資料勃蘭特·羅素 《西方哲學史》弗雷德裡克·馮·哈耶克 《致命的自負》《自由秩序原理》波普爾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外部連結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entry on Rationalism vs. Empiricism 以上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0%86%E6%80%A7%E4%B8%BB%E7%BE%A9
離差智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後編製了數個著名的智力測驗之外,更創用了一種離差智商(deviation IQ)的計量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以每個年齡階段內全體人的智力分布為常態分布(或正態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再將個人分數在其年齡組分布中離開平均數的距離,用標準差來表示之。換言之,以個人在同年齡分布中所在的位置為基礎,先換算成標準分數,然後看他的位置離平均數的距離有幾個標準差,從而判定他智力的高低。此即離差智商一詞的由來。設有某兒童經智力測驗後得到的離差智商是115,115正好是平均數以上一個標準差的位置。由此即可堆知,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