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求全責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吹毛求疵,洗垢求瘢辨似: 「求全責備」及「吹毛求疵」都有刻意要求的意思。 「求全責備」僅表示所求務必達到完全無缺;「吹毛求疵」則含有故意挑剔小毛病之意。 求全責備 吹毛求疵 辨似例句 ○ ㄨ 為了讓每部辭典的品質盡善盡美,每位編輯都極盡其所能地~。 ㄨ ○ 有些人盡在細節上面~,令人生厭。
灰濛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淡無光、模糊不清的樣子。如:「沙塵暴來襲時,天空一片灰濛濛,空氣品質變得很差。」
身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等級、品質。《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你這餚饌是精極的了,只是這酒是市上買來的,身分有限。」
廖鴻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11線藍色太平洋》、《漂島》、《台灣島巡禮》等十一部作品。以質與量來看,在同一時期的作家中也屬品質齊一、產量豐富的作家之一;以作品涵蓋的範疇而論,他從花蓮海域寫起、從漁人討海經驗寫起,逐步擴大、深化,最後回返台灣的陸地,試圖搭建台灣島嶼與海洋的橋樑,建構台灣探向海洋的新思維,這樣的努力,可能也屬當代台灣作家中較有系統地以書寫表現其創作理念者之一。廖鴻基的作品多為散文,卻又有小說敘事的魅力,他既寫出了長年海禁之下台灣人靠近卻又陌生的海洋圖像,也表現了圍繞著台灣的大海的繁複面貌,以及海中生物,特別是魚類、鯨豚的生態現象...
教育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積極差別待遇教育選擇權-可以自選學校。教育卷-美國學者認為公立學校經營不佳,提出要自由競爭,提昇教學品質。  教育均等的策略 立法精神民國88年,通過教育基本法,不分貧賤,入學機會均等。 教育制度延長國教年限公平客觀的入學考試學校制度單軌化。 教育措施推行輔導工作,試探學生性向。發展特殊教育-特殊教育零拒絕。推行多元文化。合理分配教育經費。能力分班。 教育與經濟 1960年代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的觀念興起,蕭資(Schultz,1963)最先提出人力資本論。 蕭資(Schultz,1963)的人力...
粗製濫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作粗劣,量多而不講究品質。如:「這樣粗製濫造的結果,只會導致公司的名譽受損。」
常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接比較個人在不同測驗上的分數。一般而言,在建立常模時測驗開發者會注意以下各點,測驗使用者在評估測驗品質的好壞與測驗的適合性時,亦可從這幾個方面來思考:(1)常模樣本的代表性常模樣本的各項特徵是否能代表其所欲推論的群體,例如:若欲建立台灣在職人員的常模,在抽樣時僅選取高科技產業的在職人員施測,則其代表性就會令人質疑。現在有許多的測驗係直接由國外引進,並未建立台灣的常模,或者測驗在發展時多用學生團體做常模,企業在選用適合的心理測驗時,都應思考常模樣本代表性的問題。(2)常模樣本的大小常模樣本人數若太小,通常不具足夠的穩定度...
功能型教育領導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eadership)科技領導的定義:領導者發展、引導、管理、與運用科技於各種組織運作,以提升辦學品質的行為。科技領導的特點:1.科技領導的目的乃在引導學校成員有效的使用科技,以融合於課程與教學中,進而提供更高層次的教學品質。2.科技領導的過程需要所有成員之積極投入。校長必須調和鼎鼐,以「由上而下」的溝通模式,帶動學校成員全體教師共同參予。3.科技領導的發展必須植基於一個明確具的願景。而願景之行程必須經由全校師生、家長、與社區共同參予發展。 關鍵...
教育選擇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育選擇權的人士固然頗多,但是反對者亦不少。其爭議的焦點主要有三:其一,教育選擇權是否能夠提高學校教育品質;其二,教育選擇權是否能夠提供給學生更多元化、適性化的教育;其三,教育選擇權是否會造成教育機會的不均等。「教育機會均等」(equal opportunity of education)的意義是指不因性別、宗教信仰、種族、社會階級以及經濟地位等,人人都有機會接受同等教育,並使其天賦才能發揮到最高程度;不但入學機會均等,而且入學之後,應在同等條件下,接受適性教育。所謂同等條件是指學校經費、教學設備、師資素質而言,當然也包括...
陌生情境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目錄1 定義2 陌生情境測驗的八個步驟3 安士渥斯─依附分類4 綜合觀點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定義安士渥斯(Ainsworth)設計了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是評估嬰兒對母親的依附品質的最普遍、有效的方式,包含八個步驟,藉由觀察嬰兒在母親離開、獨自一人、陌生人出現與母親返回時的各情境的反應,將依附情形分三類,主張依附類型與親子互動方式相關。 陌生情境測驗的八個步驟 安士渥斯─依附分類1.安全的依附(secure attachment)母親在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