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03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坦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研發製造原子彈的計畫。西元一九四二年六月美國陸軍部開始實施製造超級炸彈的計畫,於一九四二年十月二日成功地研發出自持鏈式核反應,製成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後,又製造兩顆原子彈,用於攻擊廣島及長崎兩地。日本隨後宣布投降。
里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里斯(1835~1909)出生於美國新英格蘭(New England)之教育家,在其出生地受完教育。一八五七年搬到密蘇里州,在聖路易士(St. Louis, Missouri)地方擔任過教師,中、小學校長,助理教育局長(assistant superintendent);在一八六七至一八八○年間,被任命為學區教育局長(Superintendent of Schools)。一八八九年,美國總統里遜(President Harrison)任他為聯邦政府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United States Commissioner of Education)。他信奉德國的唯心主義,一八六七年,他發...
佛報告〕(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九四五年出版的〔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一般稱作〔佛報告〕。這分報告是佛大學的教授們所組成的委員會,工作了兩年以上的結果;是針對早期的一九四○年代,美國的高中和高等教育的改變所做的回應。
  這分報告強調教育能幫助個人成為有效的思考者、清楚的溝通者及有能力做出相關判斷的人。這些都是佛委員會認為在自由社會中,通識教育所應強調的重點。
  這分報告既強調個人,也重視社群,並描述學程應平衡二者。該報告同時重視自然、社會和人文三方面的學習,認為這三方面是相互關聯的,在教學上應該盡量減少三者的區分,...
喇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僻靜的角落。《金瓶梅》第二一回:「我在這背喇子,誰曉得?」也作「背肐拉子」。
佛大學出版社(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大學出版社位於美國麻薩諸塞(Massachusetts)州劍橋(Cambridge)市,創立於1913年,1937年加入美國大學出版社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y Presses)。設有倫敦辦事處。出版品以學術著作及半嚴肅之作品為主,學科範圍涵括人文、社會及行為科學、自然科學、以及醫學等,出版品中少見詩作、小說、回憶錄、論文集等等類型之作品。
  佛大學出版社隸屬於佛大學,為大學的一個部門,版權亦為學校公有,成立之初是出版及印刷合一,但在1942年因校長柯能(James Bryant Conant)為節省戰時開支,下令印刷及出...
爾濱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名。位於吉林省松花江南岸。為中國大陸重要河港,且居於交通樞紐位置,是中長鐵路南北兩段的交會點,濱黑鐵路起點,拉濱鐵路終點。亦是松花江平原產品集散地,工商業發達,是東北第二大都市。
瑪紹圖書館(聯合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聯合國瑪紹圖書館的歷史,淵源於1945年舊金山召開的第一次聯合國大會,當時需要一所設備完善、資料豐富的圖書館,供給各國代表們及祕書處工作人員查詢參考之用,因苦於一時無法實現,乃由美國國會圖書館聯合其他圖書館,臨時組成圖書服務,並設立一顧問委員會,擔負起書籍採訪的責任。1950年威爾遜基金會捐贈了一批從1920年到1940年間,國際聯盟出版的有關國際事務的書籍,以擴充館藏。1951年初,圖書館遷移到曼頓祕書處的地址,但該建築物並不適合圖書的收藏與服務。直到1959年,大會接受了福特基金會62,000,000美元的捐款,方得建立一座新的圖書館。
  1961年11月新館舍完成,命...
泰吉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座位於印度的亞拉格的廟堂。屬於回教,是印度伊斯蘭建築的代表。此廟是為了紀念一位死去的王妃,於西元一六三○年開始建造,歷經二十年完成。
氏原鯊或原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roscyllium habereri (Hilgendorf, 1904)
體形頗修長;口前吻長約為口裂寬之2/3;前鼻瓣後緣幾乎到達口裂部;鼻孔間距為鼻孔寬度之0.4~0.6倍;口裂內部及鰓裂內緣具乳狀突起。第一背鰭起點在胸鰭之後,基底位置較接近腹鰭而離胸鰭較遠;臀鰭起點位於第二背鰭起點稍前;尾鰭寬而不呈長帶狀,上葉長度約為全長之17~21%。體表散佈大小不一之深棕色班點,有時亦可見不明顯之深色鞍狀斑分布於體表或各鰭。
本種出現於西北太平洋沿近海域,北起日本南至越南。臺灣於北部及東北部沿近海域可由厎拖網零星漁獲。
目前為止對牠的瞭解十分有限,僅知其為底棲性種類,棲息於熱帶及亞熱帶之大陸棚及大陸斜坡水域,棲息水深50~100公尺。卵生,以小魚、甲殼類、頭足類為食。最大可成長至65公分,成熟體長雌、雄分別為51及42公分以上。
可供食用,煙燻或炒食皆宜。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原鯊科(Family Proscylliidae),Finback Cat Sharks
德(1907-199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莫德是美國農業圖書館專家,曾任美國國立農業圖書館(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館長,又因他曾任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簡稱 IFLA)副會長,及國際文獻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簡稱 FID)美國委員會的主席,故又譽為美國的圖書館外交家。
  他於1907年3月7日生於密西根州的Lansing。1929年畢業於密西根州立大學,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