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23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講說和演表現故事情節的民間文學。參見「講文學」條。
此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互相呼應。《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六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後謁見晉景公。內外同心,彼此和,不由晉景公不從。」也作「彼倡此和」。
紅白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戲曲中,紅臉代表忠貞的人物,白臉代表奸佞的人物。紅白臉比喻同時採取正、反兩種方法。如:「他們合紅白臉,終於勸動他向警察自首認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首先提倡。《南史.卷一五.傅亮傳》:「我首大義,興復王室。」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觀枚氏首,信獨拔而偉麗矣。」也作「首倡」。
2.率先作成的詩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若首榮華,而媵句憔悴,則遺勢鬱湮,餘風不暢。」唐.白居易〈令狐相公拜尚書後有喜從鎮歸朝之作劉郎中先和因以繼之〉詩:「尚書首郎中和,不論官資只計才。」
戀歌樂人;遊詩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用語。戀歌(Minnesang)是出身於德國中部高地一帶的詩人,從1150年至1325年所創作的歌曲。這些歌曲的題材多以戀愛故事為主,有時也有關於政治和教化的內容。戀歌樂人來自萊茵河地區一帶,但以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樂人最為著名。早期的戀歌樂人都出身貴族例如Hohen Staufen國王海恩利四世(Henrich Ⅳ)便是一位戀歌樂人。十二世紀後期有些戀歌樂人也在地方上擔任官職,有名的樂人包括賴瑪爾(Reinmar, 1160-1210)、沃格懷德(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 ca. 1170-1230)和雷恩泰爾(Neidhardt von Reuental, ...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大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有樂隊伴奏的大場面裡聯合歌,包括獨、重、對、齊、合等。如:「國慶晚會的節目,常有大合的表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聲細語的歌。如:「夜深人靜時,他低著綠島小夜曲,別有一番韻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聲叫喊,吵鬧。《董西廂》卷二:「催軍的聒地轟聲,納喊的揭天叫。」元.李行道《灰闌記.楔子》:「母親,似這等叫,幾時是了?不如將女孩兒嫁與馬員外去罷!」
2.一種歌的形式。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叫小,謂執板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輕殺,故曰淺斟低。」
叫揚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喊叫,吵鬧。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呀!是誰人叫揚疾,不由我不魄散魂飛。」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三折:「則聽的叫揚疾鬧怎麼?我與你觀絕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兩人或兩組歌者輪流交替、互相應答的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