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上安放片的轉盤。一般分為四種速度,可任意調整。放聲效果的好壞,取決於轉速的穩定與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本、曲本的小冊子。
二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首歌曲由兩位歌者同時演不同聲部的演方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如:「小一曲」。
2.一種由管樂伴奏的樂曲技藝,後成為民間的藝曲。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叫小,謂執板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輕殺,故曰淺斟低,與四十大曲舞旋為一體,今日市中絕無。」
式演歌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曲類型名。一種介於說話和歌之間的藝術歌曲。第一位使用說式方法於歌劇作品之作曲家是洪伯定克(E. Humperdinck, 1854-1921),他於1897年在歌劇《Königskinder》中使用說式歌曲,但荀貝格(A. Schönberg, 1874-1951)是最成功的使用說式方法來表現其音樂的特色與聲音的戲劇性之作曲家,他創作了不少說式歌曲,如《Gurrelieder》、《幸運之手》(Die Glückliche Hand)、《月下的彼爾魯特》(Pierrot Lunaire)、《Die Jackob-Sleiter》、《摩西與亞倫》(Moses Und Aron 部分歌曲...
《The Encyclopeadia of The 20th Century Music》、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北方遊詩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用語。職稱。北方遊詩人出現於十二世紀末期和十三世紀之間,他們受南方吟遊詩人的影響,沿用南方的樂曲模式,但用古法文演,創造了許多內容豐富的詩篇和單曲調歌曲,並發展出另成一格的古法文抒情敘事詩。早期北方遊詩人多在宮廷活動,在皇室和貴族的贊助及培養下,出現了很多非常優秀的人才,到了十三世紀時期達到頂點。其後期北方遊詩人漸漸從宮廷移到民間中產階級社會中,便在民間成立公會。最著名的北方遊詩人是亞當(Adam de la Halle, c.1237-1287),他不但留下很多單曲調歌曲,同時對歐洲的劇場和複音音樂之發展也有貢獻。北方遊詩人遺下2000多首樂曲,其中三分之一附有曲調及多種譯本...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街頭或公共場所中以歌掙錢為生的人。如:「她從小就隨家人賣維生。」《水滸傳》第三九回:「你著甚人跟我到營裡,我與你二十兩銀子,將息女兒,日後嫁個良人,免在這裡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術語。一、十七世紀時在義大利使用的一種無歌詞聲樂練習曲。這種練習曲後來被法國採用,印成聲樂練習曲集。迄今仍被人應用,有些練習曲的例子是錄自義大利十六世紀時的古幻想曲(Ricercar)。二、從十八世紀後期直到今日許多音樂學校都採用名視法(Solmization)讓學生來練習音階、音程和旋律的歌技巧。法國對這種視法的教學特別注意,並把它發展為Solfège視法。二十世紀的音樂教學對視法的研究發生很大的興趣,例如柯大宜(Z. Kodaly, 1882-1967)就發展了一套很成功的合方式視教學法來配合他的兒童音樂教育。三、現在一般學校使用的視法有兩種: 固定法, 首調...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彈邊的表演方式。如:「當年校園民歌流行時,電視節目中常見歌手表演吉他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為演。如:「那位歌手因事不能前來,只好請別人上場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