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7.84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軋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棉織物染色的過程。整幅織物通過染液後,經軋輥軋壓,使染液均勻滲透入織物,並且軋去多餘的染液,最後依照染料的染色特性,採用必要的處理後,完成染色。
亂反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波或電磁波由於傳送介質不均勻或異向性,而發生向不同方向分散傳播的現象。也稱為「散射」。
廣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廣東近二、三世紀的刺繡品而言。構圖繁而不亂,色彩富麗奪目,針步均勻,針法多變,紋理分明,比蘇繡工整,卻不如蘇繡自然。也稱為「粵繡」。
混合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洋或湖泊的上層,受風、波浪、水流的攪和作用,使各種性質,如溫度、鹽度等,因混合而呈均勻狀態。
番薯椪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番薯製成的食品。製作時先將番薯去皮煮爛,撈起搗成泥狀,加入熟番薯粉,攪拌均勻,捏成泥球,再用器具壓成薄餅狀。放入已熱的平底油鍋,慢火燜煎至熟,食用時可灑上一層花生粉。
筏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密封的基礎版結構,將建築物各種載重均勻浮載於土層上的基礎形式。
蠟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我國民間傳統印染工藝。利用蠟的防染性,而使布料染上不均勻,且具有獨特趣味花紋的染色法。主要是以蠟刀蘸蠟液,在白布上描繪幾何圖案或花、鳥、蟲、魚等花樣,再浸入以藍色為主的靛缸,後用水將蠟煮脫,所繪花紋即現。多用於飾染衣裙、被毯、被單等。起源於漢代,唐代始盛行,今仍在西南苗、傜及馬來西亞等地流行。也稱為「蠟纈」。
釵腳漏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法用語。釵腳,即「折釵股」,指收筆處筆鋒斬截微岔,似髮釵斷折;漏痕,即「屋漏痕」,指屋壁漏水沿牆而下,圓渾澀進,頓挫自然。見宋代周越《法書苑》。
軟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藥品與軟膏基劑經研合均勻所製成的半固體外用製劑。如:「皮膚軟膏」、「眼用軟膏」。
顆粒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觀察放大的影像時,所感受到不均勻性的感覺和印象。主要由顆粒大小及密度的變化所引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