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0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堵塞不通。《莊子.天地》:「五臭薰鼻,困惾中顙。」唐.成玄英.疏:「惾,塞也。言鼻耽五臭,故塞不通,而中傷顙額。」
決斷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決策或判斷事情果斷迅速。《周書.卷三四.裴寬傳》:「漢善尺牘,尤便簿領,理識明贍,決斷如流。」《南史.卷一五.劉穆之傳》:「穆之內總朝政,外供軍旅,決斷如流,事無滯。」
九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辭》篇名。漢王襃追憫屈原而作。分為〈匡機〉、〈通路〉、〈危俊〉、〈昭世〉、〈尊嘉〉、〈蓄英〉、〈思忠〉、〈陶〉、〈株昭〉九章。
包藏禍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罪。將恃大國之安靖1>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小國失恃,而懲諸侯,使莫不憾者,距違2>君命,而有所塞不行是懼。不然,敝邑,館人3>之屬也,其4>敢愛豐氏之祧5>?」伍舉知其有備也,請垂櫜而入。許之。 〔注解〕 (1) 安靖:安定。 (2) 距違:抗拒違背。 (3) 館人:看守館舍的人。 (4) 其:豈、難道,表示反詰。 (5) 豐氏之祧:豐氏宗族的始祖廟。豐氏,公孫段之賜姓為豐,故豐氏即指公孫段的宗族。祧,音ㄊ|ㄠ,遠祖廟。
六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詔,蠻夷的王或首領。六詔指唐代西南夷六個部落的總稱。在今四川及雲南二省交界地,即蒙巂、越析、浪容、邆睒、施浪、蒙舍(蒙舍處最南,也稱為「南詔」)。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蠻子朝〉:「西南六詔有遺種,僻在荒陬路尋。」宋.陸游〈晚登橫溪閣〉詩:「瘴霧不開連六詔,俚歌相答帶三巴。」
噫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塞而忽通,即吐氣。《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宋.余靖〈過大孤山〉詩:「噫氣專呼吸,橫流以溟漲。」
外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稱佛教之外的宗教。《梁書.卷三.武帝本紀下》:「川流難,人心惟危,既乖內典慈悲之義,又傷外教好生之德。」也稱為「外道」。
稅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派稅額。清.崑岡《大清會典事例.卷二四二.戶部.雜賦》:「八年諭,前因川省松潘引多茶,將天全州之積引,改撥成都彭灌等縣行銷,每年空繳引張,賠納稅課,官商交累。」
痰熱阻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痰熱阻於肺,發生喘咳的病症。主要症狀有發熱、咳嗽、痰中帶血、呼吸急迫、胸悶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