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陪送出嫁的女子和男子。《儀禮.士昏禮》:「媵御餕。」漢.鄭玄.注:「古者嫁女必娣從,謂之媵。,兄之子。娣,女弟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昔秦伯嫁其女於晉公子,令晉為之飾裝,從文衣之媵七十人。」
長風破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奮勇前進的精神。宗炳是個高尚清流的人,長年隱居,專務讀書、作畫,皇帝曾請他作官,都被婉拒。由於他深知兒的個性,聽了這番話,不免有些擔心,認為這個兒將來不是揚眉吐氣,就是會連累家族。後來宗愨受人提拔,又因攻打林邑國有功,替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受到皇帝讚賞,並封他為「洮陽侯」。「乘風破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本義為順著風、破浪前進,後亦用於比喻人志向遠大,不畏艱難,奮勇前進。
一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技藝。《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我有個堂房女,今年十八歲,做得一手好針線。」
禮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儒學經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學生及戰國 (中國)|戰國時期儒學學者的作品。漢朝學者戴德將漢初劉向收集的130篇綜合簡化,一共得85篇,稱為《大戴禮記》,後來其戴聖又將「大戴禮記」簡化刪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樂記》,一共49篇,稱為《小戴禮記》。「大戴禮記」至隋、唐時期已散逸大半,現僅留傳39篇,而「小戴禮記」則成為今日通行的《禮記》皮錫瑞《經學通論·三禮》:“ 漢 所謂《禮》,即今十七篇之《儀禮》,而 漢 不名《儀禮》,專主經言,則曰《禮經》,合記而言,則曰《禮記》。 許慎 、 盧植 ...
總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童年。舊時未成年男女,編紮頭髮,形如兩角,稱為「總角」,故用以指未成年的男女。《詩經.齊風.甫田》:「婉兮孌兮,總角丱兮。」《儒林外史》第八回:「便是小們聞了表兄訃音,思量總角交好,不想中路分離,臨終也不能一別。」
娘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稱女子。唐.韓愈〈祭周氏女文〉:「維年月日,十八叔叔母具時羞清酌之奠,祭於周氏二十娘子之靈。」《聊齋志異.卷七.邵女》:「若個娘子,何愁無王侯作貴客也!」
月下老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煞:音ㄕㄚ,殺死。同「殺」。 (10) 潸然:淚流不止的樣子。潸,音ㄕㄢ。 (11) 猶子:女。 (12) 襁褓:包裹背負嬰兒的布被和帶子。後借指嬰兒時期。 (13) 次沒:依次死亡。 (14) 花子:古時婦女畫或貼在面頰上的裝飾。
福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生命中注定應得的享用。《儒林外史》第五三回:「是一位貴人,今日也肯到這裡來,真個是聘娘的福氣了。」《文明小史》第三九回:「大嫂子!你好福氣呀!我從前就很疼這兒的,因為他天分也好,相貌也好,曉得他一定要發達。」
青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衿,衣服前有鈕扣的部分。青衿指舊時學生士人的服飾。《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我情願青衿沒世也罷,割恩愛而博功名,非吾願也。」《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這領青衿,不為希罕。卻喜小的文章,前三天滿城都傳遍了。」也作「青襟」。
旦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天。《孟子.告子上》:「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為美乎?」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